20.衡阳会战(1944年5月~8月)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薛岳、方先觉、周庆祥、容有略、葛先才
长衡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二部分,豫中会战的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国民党第10军队在衡阳进行了不可思议的长达48天的抵抗。最后因寡不敌众,衡阳失守。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中日双方公布的日军在长衡会战中伤亡人数均是6万人,惊人的一致,这是八年抗战唯一的一次。
21.桂柳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白崇禧、张发奎、韦云淞、阚维雍(殉国)、孙元良
桂柳会战是豫湘桂会战的第三部分,日军为摧毁大西南的美军空军基地和打通大陆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交通线,发动桂柳会战。由于蒋和桂系之间的矛盾,这次会战国民党兵力严重不足,导致桂林柳州相继失守,在整个会战中日军也付出了伤亡3万余的代价。

22.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
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王耀武、施中诚、胡琏、李天霞、廖耀湘、韩璇
1945年4月至6月的湘西雪峰会战,是国军给日军最严厉的打击之一,也是中日战争的一次摊牌作战。此战役直接给日本政府敲响了丧钟,湘西也由此成了日军侵华战争的终结地。日军最终在湖南湘西芷江投降。
有那样的意志誓死抵抗,是因为对胜利的信念,对未来的信念。对于“吾民吾土”的认同,相信自己的血是为“自己人”而流,所扞卫的是“自己人”的将来。那样毫无疑惑的相信着“吾土即吾民,吾民即吾土”的心,使得他们愿意去死,愿意去牺牲。
结束语:在抗日卫国战争中,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与日本侵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38931次。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约为6500亿美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