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世浩问:什么叫作“读书”?
在中国人来看,读书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作“诵书”。古人所说的“诵书”是指能够背诵书中的内容。能够背书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古人来看,如果你不会背书,不能把书中的文字烂熟于心,难道碰到事情的时候还要临时去翻书吗?那来得及吗?

诵书在古人来看是基本功,西汉的东方朔说,我能诵四十四万言,意思就是能背四十四万字的书。不要觉得奇怪,古时候读书人都有背书的本事,没有这个本事,书就读不了。
诵书只是起步,第二个层次叫作“读书”。什么叫作读书?“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叫作“读”,也就是能够分析、归纳书中的道理才叫作读书。
每一本书的文字,背后必然有作者想要传达的道理。就好像张良“圯上纳履”的故事,我们分析、归纳其中的道理,就是“忍”和“先”两个字而已,这就叫“读书”。
会读书就够了吗?当然不够,还有第三个层次叫作“念书”。“念”不是用嘴“念”,而是把书中的道理,时时刻刻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实践它,也就是“念兹在兹”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