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唐哀帝李柷
唐哀帝李柷(公元892年10月—公元908年3月),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公元904年—公元907年在位,在位3年,后被朱温废杀。
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梁王朱温杀害了唐昭宗李晔,以昭宗名义下诏立李祚为皇太子,改名李柷,奉其即帝位。
李柷即位后,不过是朱温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朱温在亲信李振的鼓动下将唐朝朝臣三十余人全部杀死,杀死后并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或“白马之祸”。
事后两年的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降为济阴王,自己做起了皇帝,改国号为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
李柷禅位后,被迫迁到曹州(在今山东省内),次年(公元908年)3月被朱温毒死,时年17岁,葬于温陵(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朱温为其上谥号哀皇帝。后来后唐明宗李嗣源改哀帝的谥号为昭宣光烈孝皇帝,后世称李柷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