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真实的吗?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中国历史上真的有夏朝吗?
从三个地方看中国历史上的夏朝是否真的存在。首先,从史书记载来看,夏是存在过的。
中国最早一部记载商周前历史的典籍《尚书 夏书 召诰》中有:“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说明夏和殷都是存在的(翦伯赞)。《尚书 夏书 禹贡》开篇讲“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讲了夏代的首领大禹在治水后,划分了九州,并制定出了不同土地贡纳税赋的标准,大概可算是我国最早的“税法”了。其次,从考古发掘来看,不能排除夏的存在。
据史书记载:禹的父亲鲧(gun)居于崇(即嵩,今河南嵩山)禹原住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后都阳翟(河南禹县),但这几处至目前均未发现有夏代的文物出土,这虽是事实,但不等于永远没有。但在山东济南附近龙山的城子崖发掘出大量文物,处在仰韶文化之上,殷商文化之下,却确凿无疑。龙山文化中的陶器尚黑色,涂成内红外黑,也有夏的特色。在遗址也发现有文字。如果说殷墟文字已经达到一定程度,那么这个文字决不会一下冒出来的,而是长时间演化的结果,上推到夏朝也当有原始文字。所以,单从甲骨文发掘于殷墟,便认定文字只从商朝始,也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最后,正如《尚书 夏书 禹贡》中所述:
禹治水后,确定了九州的范围,这九州是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等,大致包括了今天的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地。特别有意思的是在《禹贡》这篇文章中除了明确规定各州土地定几等、税赋为几等,要朝贡哪些物品外,还详详细细地指出从各州要走哪些水路,才可进入黄河,简直就是一份活脱脱的地理指南,怎么能说以黄河为中心的中华古文明不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