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展读134自便诗人自选诗:杨黎(10首)

展读134自便诗人自选诗:杨黎(10首)

2023-03-14 07:00:04 来源:金风故事网

杨黎,男,1962年8月3日生于成都。1980年开始写作,当代诗人、作家,废话理论的提出人和阐释者。曾与万夏、于坚、韩东、李亚伟等一起发起第三代诗歌运动,是这个运动的代表人物和发言人。也与周伦佑、蓝马等一起创办过《非非》,是非非诗歌的领军人。本世纪后,进入网络,与何小竹、韩东、乌青等创办橡皮先锋文学网,提倡废话写作。现居北京和南京两地,是《橡皮:中国先锋文学》杂志主编,废话四中校长。主要著作有《小杨与马丽》《灿烂》《打炮》《向毛主席保证》《一起吃饭的人》《错误》《我写,故我不在》等。

《找王菊花》

在中国有没有33333个王菊花

她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女人

其中有一个,刚满18,窈窕淑女

在北京和我同居了

333天又3个小时

那是些幸福的日子啊,她过得规矩,老实

我过得像一个旧社会的老爷

直到去年,在春天,阳光明媚的下午

她去了三里屯酒吧,就再也没有回来

在我们中国,有没有33333个王菊花

在北京,有没有3333个叫王菊花的女人

我曾经认识一个,仅仅是一个

而她走之后,我就一个也不认识

《除夕夜十一点,我突然想去埃及》

我独自站在橡皮的门前

突然想去埃及

不是为了金字塔

也不是为了女人们

(虽然从沙漠上走过时

她们从来不穿鞋子)

我想去,只是因为除夕的夜里

街上一个人都没有

《读古诗》

相思比孤独可怕,特别是在古代

三千里路要走五年,一年比一年远

如果我在等待,我当然在等(jk是什么意思是什么?JK是“じょしこうこうせい ”(女子高校生)罗马音 jyoshi koukousei 的简写(取其中“J”和“K”),通常指日本女高中生;JK也是ACGN次文化中的萌属性之一。)待

那我们见面的日子是哪一天

胡马依北风,风又冷又大

越鸟巢南枝,只是它能否承受

生命中越来越接触不到的轻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所有的苦和怨,也仅仅

是因为没有飞机:我下午从北京出发

黄昏时已经和朋友们在成都喝酒

《山顶》

在那高高的山顶上

有一朵白云飘了过来

当白云飘过之后

在那高高的山顶上

就没有了白云

《住在天通苑》

转眼间我在天通苑已经住了三个月

我们是夏天搬进来的

当时天气好热

就是傍晚也非常的热

我独自呆坐阳台

一边喝啤酒,一边看外面

星星一颗一颗的升起

都说日月如梭

有时候它还是很慢

《晚清富二先生说》

大太太二太太

还有三太太

我不喜欢的

其实是四太太

但我喜欢

四太太家的丫头

她叫小红

在私下里

我叫她红红

有一个春天的下午

下着密密麻麻的雨

我和小红

在四太太的院中

喝了一下午的茶

《西西弗神话》

我想写一首诗

它的名字就叫

西西弗神话

但我总想不好

第一句

以及更后面的句子

我就写到这里

我希望

你们看了后

能够记住

西西弗神话

这个美丽的名字

《天上》

天上究竟有什么

我不知道

就像我们的飞机

并没有飞到天上一样

我们的飞机

飞在海拔10000米左右

它离天上

还有一段距离

《旅途》

有一个小女孩

被汽车轧死了

就那么轻轻一下

她就躺在

路的中间

有少许的血

从她身上流了出来

她的父亲正从前面跑来

她的母亲趴在她的身上

已经无法哭出

许多人

围在四周

交通顿时阻塞

来往的汽车在两边

停了长长一串

我恰好在其中一辆车上

我得赶到那边去

坐开往远处的火车

但小女孩躺在路中

没有哪一辆汽车

敢从她的身旁开过去

那是郊外

一个普通的下午

阳光明亮而又温暖

《大声》

我们站在河边上

大声地喊河对面的人

不知他听见没有

只知道他没有回头

他正从河边

往远处走

远到我们再大声

他也不能听见

我们在喊

————诗歌随笔一篇

杨黎说诗

1.在我之前,一切关于诗的言说,都非自觉的。

2.在我之前,一切关于诗的定义、解释、描述,都发生在语言的内部。

3.在我之前,诗仅仅是、也只能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

4.一个语言下概念。

5.其实诗和语言是平行的。

6.诗和语言是一种东西,一块玻璃的两个面:当其面向人时,它是语言;当其面向“仙”时,它是诗。

7.诗不在。

8.诗隐藏于语言之中。我们只看得见摸得着语言,却看不见摸不着诗。

9.在语言之外没有诗。

10.语言的形式是文字。诗的形式也是文字。语言只有拥有这种纯粹代码的时候,才彻底的完成自身。而相反,诗只有拥有这种纯粹代码后,才获得最初的生命。

11.诗和语言,在它们最该分手的地方,保持唯一的联系。

12.文字由音、形、意构成。音、形、意是语言的归宿,诗的开始。

13.所以我说:诗从语言开始。

14.在语言之前也没有诗。

15.语言于音、形、意三者中,重意,以意为轴心和目的。音与形,仅仅只是意的符号,只是为了区别一个意与另一个意的代码。

16.相反,在诗中,则重音与形,以音与形为绝对形式。意,仅仅是区别一个音与形和另一个音与形的代码。

17.诗与语言的差异为:意只有一个质,量却无穷;而音与形却多质多量。

18.为此,语言构成的世界,是实在的、有头有尾的和反复不变的;相反,诗所构成的“仙界”,却不可把握。

19.诗无现实。

20.现实即语言设计的世界。

21.在这个世界里,意从音与形中得到指定,构成所言说的对象。

22.诗,就是在还原音与形的同时展开自己。

23.语言说出的,就是存在的。

24.而语言永远无法说出一个“没有的东西”。相反,诗却只说这个“没有的东西”。

25.在语言之外、之前没有诗,在语言之内也没有诗。语言之外、之前和之内的一切活动,最终都将回到语言。是语言使无意义变为了有意义。

26.从无到有,是语言的目的,也是语言的过程(参见拙作《杨黎说:语言》)。

27.诗的本质就是超语言。

28.生活中没有诗。

29.我们生活在语言的“现实”之中。生活是作为动词的“世界”。

30.生活的一切,都在语言的精心设计下,并最终回到语言。

31.诗只面对语言。诗不面对天空、血液、激情和纯洁的冷。在一切都未语言之前,如果诗就已经有了,那么,诗将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又一样东西。

32.诗没有内容。或者说,诗所言说的内容,与诗无关。

33.比喻充满内容。所说,诗:

34.拒绝比喻。

35.寻找一物与另一物、一件事与另一件事的关系,是比喻的全部实质。

36.比喻促成人和世界在语言里相遇,并保持永远的相倾。

37.比喻肯定的,就是语言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可动摇性。

38.还要拒绝一个意义向另一个意义或多个意义转换、延伸,因为在语言中,这一切是合法的。

39.使文字产生多重意义的,仅仅是语言它自身。

40.诗是从语言上升腾起来的,而不是纠缠于语言的自我发现。

41.修辞学为这种自我发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42.所以,反对修辞学。准确地说,反对以修辞学为基础的伪诗学观念。要永远明白:不是诗使语言活起来。

43.诗的意义就是使语言失去意义。

44.智慧是意义最完美的表现。

45.诗反对智慧。

46.诗还必须逃离语言的混乱。

47.诗是超语言的,但不是乱语言的。那种扭曲、变型的文字组合与排列,表面上看是对语言的超越与反对,实际上却在其本质上、原则上、一种绝对范围内,遵循并完善其语言的基本规律。

48.乱体现了语言内部的对抗。词与词的非正常使用,只违反了一种道德标准。而在语言内部,已有和将有许多道德标准。

49.超现实就是语言的又一个道德标准。

50.我们反对越现实,是反对在语言下企图想建立的一种虚妄行动。

51.现实即语言的表象和显现。

52.在现实范围超现实,永远无法完成对语言的超越。

53.现实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超现实是世界的又一个组成部分。

54.世界是语言永远的真实。

55.同时,世界又是诗的伪证。

56.技巧是伪证的伪证。

57.对于语言,技巧是它所拥有的全部;对于诗,技巧只能是它所能呈现的唯一形式。

58.形式是对语言的消解。它以纯粹的语言冲动,拒绝了意义以及意义思考后的再现:其中包括比喻的再现和超现实的再现。

59.形式就是为写诗而写诗。

60.诗即形式。诗肯定不是一种文化现象。诗与文化无关。文化是我们现有的存在,诗应该是存在的另一种可能和企图。

61.诗不关心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当一个开始写诗的时候,或者说当诗开始的时候,语言消失了,一个人所拥有的一切也就该消失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再来言说终极关怀、批判精神、道德意义、甚至爱与死亡,就等于我们放弃了诗,而又重新回到语言内部。

62.诗所拯救的,并不仅仅是精神,而更多的是我们的肉身。现在、过去和将来,我们被语言化的眼睛、心脏、手和性功能,包括精神,最终都将被诗化。

63.对语言的超越,就是对大限的超越。

64.肉身的诞生和消灭,是语言的具体表现。

65.语言的本质,即语言已说出和将说出的一切。它包括:①物的人化;②欲望的美化;③存在的绝对化;④转换的合理化;⑤命名的权威化。

66.而诗的本质,只能是诗所“说出”的一切。它拒绝以合法名义所拥有的任何意义。

67.诗不是审美。

68.诗使我们成为诗。

69.诗把语言永远无法说出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成为诗的我们的面前。

70.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的东西”。所以

71.诗啊,言之无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与文章关键字相关的新闻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