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施工中的《人民日报》新大楼 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10月18日报道 外媒称,在建筑业迅猛发展的中国,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
据法新社10月16日报道,在中国,老旧建筑基本上都是苏联式的混凝土结构的房屋。而近些年来,房地产开发已然成了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报道称,这一现象吸引了全球众多设计师 从扎哈 哈迪德这种声名显赫的设计大师到那些并不知名的资历尚浅的年轻设计师 来到中国大展拳脚。
然而,一些通常由国有集团投资建设的非传统且造价昂贵的建筑引发了民众争议,招致了浪费公款的批评。
报道称,很多网民对习近平的话拍手称赞。
一位网民发微博说:“那些肆无忌惮的房地产商应该会有所收敛了。”
另有网民直呼:“中国不是外国人的试验田!”
【延伸阅读】盘点:中国有哪些“奇奇怪怪的建筑”
国内各种“很有特点的建筑”还真不少,大裤衩、大秋裤,还有老寿星、酒瓶子、方便面桶 林林总总,各种奇葩不胜枚举,让人过目不忘,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央视“大裤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大裤衩”的模仿者:2014年5月19日,河南省郑州商都路京港澳高速口,一建筑因外形酷似央视“大裤衩”遭围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大秋裤】2014年1月21日,屹立于苏州金鸡湖畔的地标建筑东方之门,“新裤子”刚刚穿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州“秋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伊川“裤腰带”大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沈阳方圆大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广州圆大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抚顺生命之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稻花香大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五粮液大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1月1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稻花香集团厂区内“酒瓶”形状的办公大楼(左),五粮液集团厂区内“酒瓶”形状的办公大楼(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河北三河天子大酒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9年12月15日, 北京,“福禄寿”象形建筑天子大酒店。天子大酒店被网民称为“中国最彪悍的酒店大楼”,它的外形是彩塑“福禄寿”三星像,总高41.6米,2001年12月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大的只有使用功能的象形建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1月30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瞭望塔,网友称其像五根钉子。这座呈现出“生命之树”设计造型的工程由五个高低不等、错落有致的独立塔构成,其中一号塔最高为244.35米。因其外形像五颗“大钉子”近期遭到网友调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3年06月26日,重庆火车站附近矗立起一栋建筑酷似比萨斜塔矫正后的兄弟,该建筑外观造型独特呈桶状,有网友发贴戏称为“方便面楼” ,引市民围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02月17日,山东省济南市, 在建设中的济南
2014年1月4日,广西南宁市,在药用植物园里面有一栋十分独特、极具创意的彩色“抽屉房”。该建筑楼层全部设计成一个个或拉出、或推进去的彩色“抽屉”,颜色艳丽,创意十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4月14日晚,江苏昆山,夜幕下,极具现代气息的奇葩建筑“金字塔”楼尽显“另类”风采,成为江苏省昆山市花桥国际商务城新地标建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3月1日,江苏省无锡市具区路边“大茶壶”建筑水韵灵动,结束无锡没有文化地标的争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8月3日,湖北宜昌市,地标性建筑物宜昌汽车客运中心站酷似棺材造型的外墙搭起脚手架进行维修。这座貌似“棺材”的建筑运行近两年多来,无时不引起过往旅客和司机的吐槽。相关负责人称,客运站正面设计为一艘扬帆起航的帆船,侧面的造型酷似棺材,纯属巧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05月23日,吉林省吉林市长春路临江广场附近有这样一个奇怪的楼宇,外形酷似帆船,下半截完全封闭,上半截正常有居民居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6月6日,江苏海安山寨版“迪拜帆船酒店” 海安广电中心新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大茶壶】该“茶壶”耸立在贵州省湄潭县火焰山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共有11层楼,壶高48.2米,底座高25.6米,总高73.8米,壶身最大直径24米,体积28360.23立方米,为当地的茶文化博物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大肠楼】2013年,网友在微博上发布照片称,在京郊发现了一座“(卤煮)大肠塔”。据了解,该大厦位于大兴黄村,名为“兴创大厦”,此前也有人称其为“呼啦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铜钱大楼】2013年12月9日,位于广州市芳村南部珠江北岸的“铜钱大楼”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灿灿。该项目曾经一度被网友恶搞为“铜钱大楼”,后正式命名为“广州圆大厦”。该建筑呈“U”字形状,是一个高138米的“大金环”。由于此建筑形似铜钱,网友称其为“铜钱大楼”,曾有有专家指出,该建筑风格很怪异,形状像一枚大铜钱,容易让人联想到暴发户的心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大花鼓】2013年11月2日,安徽合肥滨湖新区,直径61米高18米,以凤阳花鼓为造型的鼓型建筑正式开放,其“大花鼓”的造型也遭到了网友的吐槽。
(2014-10-17 12:49:00)
【延伸阅读】日媒:世界超高建筑竞相建起 冷落日本第一高楼阿倍野HARUKAS”高约300米,是日本第一高楼。
网10月14日电 日前大阪市300米高的“阿倍野HARUKAS”大楼正式开业,日本《经济新闻》14日刊文,指出该大楼比296米的横滨地标大厦稍高,时隔约21年更新了日本第一高楼的记录。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各种超高层建筑正不断拔地而起,日本的这座第一高楼在高度上甚至还挤不进前70。
文章援引美国伊利诺伊州的“高层建筑与城市住宅委员会”调查结果,世界第一高楼为阿联酋迪拜的“哈利法塔”,高达828米。排在第二的是沙特阿拉伯的“麦加钟楼”,高601米。而第三位则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101大楼”,高508米。在世界最高的10座高层建筑中,有9座建在亚洲。
文章分析,大楼之所以越建越高,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发展,还在于建筑技术的日益进步。熟悉高层建筑相关问题的东京工业大学教授笠井和彦指出“除了高强度材料得以广泛应用外,建筑结构设计上的进步也功不可没”。
此外,在沙特城市吉达建设中的“王国塔”预计2019年将竣工,届时其高度将突破1000米大关。自《圣经》中出现“巴别塔”以来,人类就不断憧憬着高层建筑。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建筑可能会越来越高。
(2014-10-14 15:18:16)
【延伸阅读】多地频现“短命建筑”:广州耗资8亿广场 4年后拆除
新华网广州10月14日电 近日,广州市耗资8亿建成的陈家祠广场,仅使用4年时间,即因为地铁建设需要“推倒重来”,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像陈家祠广场这样的“短命建筑”并非个案,北京凯莱大酒店、沈阳的五里河体育场、浙大湖滨校区3号楼 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建筑在“青壮年”时期就被“推倒重建”令人惋惜。
陈家祠广场:1年扔掉2亿元?
陈家祠是广州的文化名片之一。2009年,广州荔湾区投入8个多亿对陈家祠进行扩建,将古祠周边的建筑拆除,3.7万平方米的一期陈家祠广场,八成空地加种高大乔木,统一铺设复古的麻石和青砖,其中东侧下沉广场改建成“余荫亲境”的绿化广场。
据了解,陈家祠广场扩建工程,加班加点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前的2010年9月完成,彼时被称为“荔湾区迎亚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然而,由于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建设,昔日重金打造的东侧绿化广场却在短短四年内“推倒重来”。
记者在陈家祠广场看到,原先“余荫亲境”的绿化广场已被挖得面目全非。地铁施工方中铁二局施工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正在推平土地,填埋地下停车场,接下来计划挖30米深的基坑,项目工期可能超过三年。
早在2007年6月,广州地铁公司就公布,广州地铁八号线延长线工程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
当地群众表示,相关部门在陈家祠广场扩建之前,就应该知道此处未来规划修建地铁,“既然当初知道要在陈家祠修八号线延长线,又为何花8个亿建这个广场?实在是巨大的浪费。”
资料显示,“陈家祠广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单位是荔湾区建设和市政局(现荔湾区建设和园林绿化局),建设方案则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进行设计。
迄今,相关部门没有就陈家祠广场投资规划方案问题予以回复。“国家发改委批复后,地铁八号线延长线工程可能有几套方案备选,但经过陈家祠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知情人士表示,“当时由于亚运会的‘任务’比较紧,所以对陈家祠广场整体规划的考虑可能有些欠缺。”
短命大型建筑,各地屡见不鲜
事实上,类似陈家祠广场这样“推倒重来”的短命建筑在各地颇为多见。业内人士坦言,如果确实因为“质量问题”,建筑被拆除还算是“死得其所”。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大型建筑仍在“青壮年”时期,就因为种种原因被拆除,造成巨大浪费。
2010年8月,曾是北京地标性建筑的四星级凯莱大酒店开始拆除,拆除后将建五星级酒店使用。而该酒店1992年才开业,2008年重新装修,使用才18年;
曾经见证中国男足挺进世界杯决赛圈历史时刻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1988年投资2.5亿元建成,2007年被爆破拆除,使用未满20年;
浙大湖滨校区3号楼,被认为“设计寿命为50年、使用100年都没问题的大楼”,只用了15年就成了建筑垃圾。爆破拆除后,取而代之的则是仅比其高13米的建筑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至100年。然而实际上,我国被拆除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预测,建筑过早拆除将导致中国每年碳排放量增加,同时还将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据计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因过早拆除房屋浪费数千亿元。
不顾资源约束,随意变更规划
“短命建筑”除了城市规划考虑不周之外,更多的因素在于规划决策“家长制”,一些政府官员不顾资源约束,热衷于大拆大建带来“政绩”。
一位广东省规划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普遍情况是 一届政府一个规划 。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喜好,有的领导刚上任就提出新概念,修改以前的城市规划。下属积极‘帮腔’、推进项目,极少提出反对意见。”
有的领导把自己当成了城市“总规划师”,就像川剧变脸一样朝令夕改。据报道,安徽省淮南市委原书记方西屏,怀疑在建的“观湖国际”酒店挡住风水,于是强行令其拆除。2012年7月才动工兴建的“观湖国际”,到2014年3月,刚建成的两栋大楼被爆破拆除。
在南京市,1996年兴建的城西干道全线高架,仅使用了13年即被拆除,改之以采用隧道下穿十字路口方式。
“城市规划不能说变就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杨解君认为,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论证,让专业人士的意见得到真正体现。
专家建议,城市规划应保持延续性,要制定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城市规划方案,并严格执行规划方案;同时,要抓紧编制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的权责清单,制衡地方行政官员更改规划的权力,杜绝“一届政府一个规划”的现象。
(原标题:“短命建筑”频现:挥霍了谁的血汗钱?)
(2014-10-14 17:15:04)
【延伸阅读】“短命建筑”频现:挥霍了谁的血汗钱?
新华网广州10月14日电(记者 孙飞)近日,广州市耗资8亿建成的陈家祠广场,仅使用4年时间,即因为地铁建设需要“推倒重来”,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像陈家祠广场这样的“短命建筑”并非个案,北京凯莱大酒店、沈阳的五里河体育场、浙大湖滨校区3号楼……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建筑在“青壮年”时期就被“推倒重建”令人惋惜。
陈家祠广场:1年扔掉2亿元?
陈家祠是广州的文化名片之一。2009年,广州荔湾区投入8个多亿对陈家祠进行扩建,将古祠周边的建筑拆除,3.7万平方米的一期陈家祠广场,八成空地加种高大乔木,统一铺设复古的麻石和青砖,其中东侧下沉广场改建成“余荫亲境”的绿化广场。
据了解,陈家祠广场扩建工程,加班加点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前的2010年9月完成,彼时被称为“荔湾区迎亚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然而,由于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建设,昔日重金打造的东侧绿化广场却在短短四年内“推倒重来”。
记者在陈家祠广场看到,原先“余荫亲境”的绿化广场已被挖得面目全非。地铁施工方中铁二局施工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正在推平土地,填埋地下停车场,接下来计划挖30米深的基坑,项目工期可能超过三年。
早在2007年6月,广州地铁公司就公布,广州地铁八号线延长线工程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
当地群众表示,相关部门在陈家祠广场扩建之前,就应该知道此处未来规划修建地铁,“既然当初知道要在陈家祠修八号线延长线,又为何花8个亿建这个广场?实在是巨大的浪费。”
资料显示,“陈家祠广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ghs是什么梗?“ghs”是“搞黄色”的首拼音缩写,作为一个调侃意味的网络用语,经常出现在聊天对话中。)”的建设单位是荔湾区建设和市政局(现荔湾区建设和园林绿化局),建设方案则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进行设计。
迄今,相关部门没有就陈家祠广场投资规划方案问题予以回复。“国家发改委批复后,地铁八号线延长线工程可能有几套方案备选,但经过陈家祠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知情人士表示,“当时由于亚运会的‘任务’比较紧,所以对陈家祠广场整体规划的考虑可能有些欠缺。”
短命大型建筑,各地屡见不鲜
事实上,类似陈家祠广场这样“推倒重来”的短命建筑在各地颇为多见。业内人士坦言,如果确实因为“质量问题”,建筑被拆除还算是“死得其所”。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大型建筑仍在“青壮年”时期,就因为种种原因被拆除,造成巨大浪费。
2010年8月,曾是北京地标性建筑的四星级凯莱大酒店开始拆除,拆除后将建五星级酒店使用。而该酒店1992年才开业,2008年重新装修,使用才18年;
曾经见证中国男足挺进世界杯决赛圈历史时刻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1988年投资2.5亿元建成,2007年被爆破拆除,使用未满20年;
浙大湖滨校区3号楼,被认为“设计寿命为50年、使用100年都没问题的大楼”,只用了15年就成了建筑垃圾。爆破拆除后,取而代之的则是仅比其高13米的建筑……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至100年。然而实际上,我国被拆除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预测,建筑过早拆除将导致中国每年碳排放量增加,同时还将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据计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因过早拆除房屋浪费数千亿元。
不顾资源约束,随意变更规划
“短命建筑”除了城市规划考虑不周之外,更多的因素在于规划决策“家长制”,一些政府官员不顾资源约束,热衷于大拆大建带来“政绩”。
一位广东省规划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普遍情况是‘一届政府一个规划’。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喜好,有的领导刚上任就提出新概念,修改以前的城市规划。下属积极‘帮腔’、推进项目,极少提出反对意见。”
有的领导把自己当成了城市“总规划师”,就像川剧变脸一样朝令夕改。据报道,安徽省淮南市委原书记方西屏,怀疑在建的“观湖国际”酒店挡住风水,于是强行令其拆除。2012年7月才动工兴建的“观湖国际”,到2014年3月,刚建成的两栋大楼被爆破拆除。
在南京市,1996年兴建的城西干道全线高架,仅使用了13年即被拆除,改之以采用隧道下穿十字路口方式。
“城市规划不能说变就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杨解君认为,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论证,让专业人士的意见得到真正体现。
专家建议,城市规划应保持延续性,要制定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城市规划方案,并严格执行规划方案;同时,要抓紧编制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的权责清单,制衡地方行政官员更改规划的权力,杜绝“一届政府一个规划”的现象。
(2014-10-14 12: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