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在给美国总统的报告中沮丧地写到:我们现在“用这种方法20年也打不到鸭绿江”。曾经自吹打败天下无敌手的美军不得不承认中国军队是世界上的“头等陆军”。
美国军事史专家沃尔特·G·赫姆斯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一书中认为:“无论是从空中或地面上的火力都不足以将躲藏在挖得很好的战壕里的敌人消灭。”“这场有限战争的优势是在防守一方。”
坚固和完善的坑道体系,是保证上甘岭战役致胜的重要条件。对此,秦基伟也有切身的体会,他在总结中指出,在上甘岭战役中,坑道发挥了巨大作用:
首先,有效地保存了有生力量,削弱了敌人火力优势的作用。客观上使我与敌在装备上的极大悬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从而为我挫败和战胜敌人提供了物质基础。战役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坚固的坑道工事做依托,在敌人以绝对优势火力对我实施疯狂的、持续的、旷世罕见的猛烈轰击下,要夺取战役的最终胜利,将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其次,坑道工事也为我长期固守和与敌反复争夺创造了有利条件。即使我表面阵地被敌占领,部队也仍能坚守坑道,从坑道内不断以小分队主动出击,零敲碎打的收拾敌人,破坏其修筑工事,使占领我表面阵地的敌人,如坐火山之上,惶惶不可终日。我们利用坑道囤积了大量粮弹,从而保证坑道分队的生存,不仅大量消耗阵前之敌,也为最后的反攻储备了有生力量。
秦基伟还写道:上甘岭地区作战从战术性发展到战役性的规模,持续了43天。战斗是敌人挑起的,但发展成战役规模,还打不打,怎么打,就不是他们说了能算的。到了最后,敌人几乎是被迫的硬着头皮往“无底洞”里填,我军的坑道筑城则显示了坚韧的持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