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攻谢晦之战的过程
同年六月,徐羡之任命谢晦为都督荆湘雍益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让他在外作为援助。刘义隆继位后,正式任命为谢晦为荆州刺史,并加使持节。不久,谢晦进封卫将军、散骑常侍、建平郡公。谢晦推掉了郡公的爵位,又获赐鼓吹一部。
公元425年(元嘉二年),谢晦打算将两个女儿分别嫁给彭城王刘义康、新野侯刘义宾,于是让妻子曹氏与长子谢世休把女儿送回京城。当时,宋文帝刘义隆有意诛杀徐羡之等人、讨伐谢晦,便以北伐为由修治船舰。傅亮写信给谢晦说:“大臣都不愿北伐,皇帝要派外监万幼宗到荆州与你商议。”当时朝廷比较混乱,几乎令诛杀大臣的密谋败露。

公元426年(元嘉三年),谢晦的弟弟谢皭命人将皇帝要诛杀他们的消息告诉谢晦。谢晦不相信,将傅亮写他的书信给咨议参军何承天看,说皇帝会派万幼宗来询问北伐事宜。何承天道:“外面都传言,朝廷要讨伐荆州,万幼宗怎么会来呢。”谢晦听后仍不信,更命何承天预先起草答诏,认为北伐应在明年进行。
不久,江夏内史程道惠得到一封书信,信中认为朝廷将要有大决策,于是命人将书信交给谢晦。谢晦仍犹豫不决,何承天道:“万幼宗根本不会来,就像信中所说的,此事已经确定了,不能再犹豫了。”又为谢晦出了两条应对计策。谢晦认为荆州是用兵之地,粮食供应方便,于是打算与朝廷决战,并问众将三千人能不能守住江陵城。南蛮司马周超认为三千人不但能守住城池,还能击退外寇。谢晦于是任命周超为司马、建威将军、南义阳太守。
不久,宋文帝诛杀徐羡之、傅亮与谢晦之子谢世休,并收捕谢晦的弟弟谢皭与侄子谢世平、谢绍。谢晦得知后,先为他们发丧,然后上表诉冤,并要讨伐奸臣王华等人。宋文帝宣布戒严,命各路军队讨伐谢晦。当时,谢晦的舰队从江津一直延伸到破冢(今湖北江陵县东南长江东岸),声势浩大,谢晦感叹道:“可惜只不是勤王的军队。”[20]
谢晦到达江口后,击破驻军彭城洲的朝廷将领到彦之,并再次上表自辩,表示只要皇帝诛杀王华等人,自己便罢兵回镇。后来,宋文帝将讨逆重任交给檀道济。谢晦得知后,惶恐不安,手足无措。
檀道济到达后,与到彦之合兵。谢晦见他们的船只不多,十分轻视,并没有马上出战。到了晚上,官军的船队连接不断,将长江封锁,谢晦军更加没有斗志。官军到达忌置洲(今湖北洪湖西南长江北岸)时,谢晦军不战而溃。谢晦投奔巴陵(今湖南岳阳),找到一只小船才回到江陵(今湖北荆州)。当时,周超却已经在沙桥大败官军。[23]
谢晦回到江陵后,表示愧对周超。周超当夜便离开江陵,只身投降到彦之。谢晦见部众溃散,只好带着弟弟谢遯、侄子谢世基等七人北逃。谢遯身体肥胖,不能骑马,谢晦常要停下等候,所以走的很慢。当他们跑到安陆延头(今湖北大悟东南)时,被光顺之抓住,用囚车送往建康。
谢晦被送到建康后,与弟弟谢皭、谢遯、侄子谢世基、谢世猷以及已经投降的周超等人一起被杀。
临行刑前,谢世基赋诗道:“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翼,一旦失风水,翻为蝼蚁食。”谢晦为其续道:“功遂侔昔人,保退无智力。既涉太行险,斯路信难陟。”谢晦的女儿彭城王妃,前来诀别时哭道:“父亲,大丈夫应该死在战场上,怎么在闹市被杀?”说完哭晕过去。谢晦死时,年仅三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