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下半年,海军申报经费1203万元,实际领到362万。1937年,在国民政府的国防建设费中,有1.197亿元给了陆军,7000万元给了空军,海军只得到228.9万元,相当于陆军军费的1.8%。
相比之下,日本海军在前一年的军费是55.1亿日元,为中国的115倍。因此直至战前,海军部的情况还是“迭次所拟海军建设计划,均限于财力未获实施”。
而“惟因经费限制,所造飞机得数甚微,只以供海军航空员生训练之用。”抗战爆发时,中国海军有各类舰艇74艘,主要为一些轻巡洋舰、炮舰和鱼雷艇。
其中排水量最大的3000吨,小的仅300吨,总排水量约5.9万吨。而同时,日军海军有舰艇285艘,包括9艘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12艘重巡洋舰、13艘轻巡洋舰、70艘驱逐舰等,总排水量约115.3万吨。作为辅助,日本海军配有飞机811架。1945年,时任海军司令的陈绍宽赴欧美考查。
1945年,时任海军司令的陈绍宽赴欧美考查。海军在长江以水雷抗敌,至少“炸沉敌舰艇船只一百五十六艘”中国海军处此绝对劣势之下,在历次战役中,也以舰队作战、要塞作战、水雷作战和阻塞港道四种战术,打击了日军。
1937年8月,海军奉命将12艘老旧军舰、23艘商船和8艘码头船沉入江阴水道,另以民船、盐船185艘和大量石料填补空隙,建起一道江防阻塞线。随后淞沪会战爆发,中国海军又在黄浦江构筑了三道阻塞线,同时布置水雷,堵住了日军海军溯江进犯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