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才其人
李有才并不是李家岩人,像小说里说的那样,他是一个人在这个村子生活的,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锁上门也饿不死小板凳”的苦日子。据李有才的孙女回忆,李有才的身世很苦,原本生在桐家峪一个贫苦农家,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不得不将其过继给生活稍稍好一点的李家岩一户王姓人家寄养。王家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但是后来王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李有才便要被送回原来的家。但是在这里长大的李有才实在舍不得离开,索性就另起炉灶独立撑起门庭过日子。
李有才从小聪明伶俐,脑子快。但是由于家里穷,没有上过一天学,尽管如此,李有才对当地的民间文化有着天生的悟性,戏曲、说唱这一类民间艺术一学就会,后来还会自己创作,当地人称“板话”,也就是快板。当地的板话是从民间戏剧演变而来,有一定的格律和节奏,语言简洁明快,多是以方言朗读。一些村民还能想起以前的原版“李有才板话”,只是用当地方言读起来很顺口,翻译成普通话很多并不押韵,没有了味道。赵树理很大程度上对这些板话进行了语言和艺术的加工,所以用普通话读起来依然能朗朗上口。
李有才性格耿直,好打抱不平,却也开朗乐观,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当年在村里,李有才作为村干部管理村务,村民咸服。当年和赵树理共过事的何老回忆说:“乃顺(李有才小名)不财迷,人好,办事公道。”但是李有才对家里人却极其严格,甚至严格到苛刻的程度。李有才的儿媳妇回忆,李有才在任村干部期间,对村里的事情非常上心,当做自己家里的事情来做,家里的事情却不管不顾。不仅如此,大队分东西,李家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分,而且分到的都是不好的或者数量不够的,在这上面家里吃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