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的等级划分:三六九等
按照地位的不同,唐代宫女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品级的宫中女官;另一类则是没有品级的普通宫女,后者占据了宫女的绝大多数。唐代后宫的女官又称“宫官”,她们是后宫中除了皇后和嫔妃之外的管理阶层,在后宫成千上万的宫女中属于地位较高的等级。西安枣园唐墓中拥有墓志的4位宫女,就属于这一类。庞大的后宫拥有数以万计的宫女,为了维持其正常运作,统治者们制定出了一套森严的管理体系。“唐代‘后廷’是模仿‘前廷’来建设的。‘前廷’的官员有九个品级,‘后廷’的女官也是如此。”前廷即指朝廷;后廷则指后宫。
宫女的日常工作
宫女的职责就是为皇帝和后妃们服务。为了满足主子们安逸奢侈的生活需要,宫女们承担着后宫繁杂的劳动,她们的工作范围包括宫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此外还有专门从事歌舞杂耍等表演项目的宫女。不论日常劳动抑或歌舞表演,都是十分辛苦的。从唐诗中,我们得以形象地了解到宫女生活的辛劳。诗人王建《宫词一百首》云:“舞来汗湿罗衣彻,楼上人扶下玉梯,”刚跳完舞的宫女浑身是汗,湿透了云裳,而楼上那些观看表演的人还需要别人搀扶着走下玉梯。诗中又有“每夜停灯熨御衣”一句,可见每天晚上宫中熄灯之后,那些负责皇帝服装的宫女还要熨烫御衣,其辛苦程度可见一斑。宫女是如何打发寂寞后宫
除了日常劳作,宫女们还要接受各种教育,她们学习的内容包括文化知识、音乐艺术,以及各种技能。唐代的皇帝十分重视宫女教育,有专门教授宫娥们读书的后宫学校,还有教授乐舞杂技的“内教坊”,所以,唐代宫女们的素质普遍较高。其中最为着名的要属上官婉儿,她是高宗朝名臣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被杀之后,年幼的她随母亲郑氏配入后宫,自小便在宫中接受教育,由于婉儿才华出众、机警过人,备受女皇武则天的喜爱和信任,在武则天主政时期及中宗朝都曾显赫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