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由于物产丰富,又称“宝岛”。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台湾称为“岛夷”。在三国时代称之为“夷州”。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记载:黄龙二年,即公元230年的春天,孙权(july是几月?july代表7月份,英文缩写为jul,共有31天 ,源自于拉丁文Julius(即朱里斯)。)“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澶洲……澶洲在海上,……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东吴孙权曾派卫温、诸葛直两位将军率领甲兵万人前往台湾,遭到当时土著蛮荒的轻微抵抗。由于当时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又有数千将士病亡,驻守还不到一年后就回来了,而回来时只带回来几千人,这段记载表明了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到达台湾,欲将其置于中国的直接控制之下,揭开了中国政府统一台湾的序幕。
然而真正第一次将台湾收复到中国版图的是隋炀帝时期的虎贲郎将陈棱。今天我们讲讲这位台湾开山之祖。
陈棱,字长威。他本是庐江襄安人,今芜湖市无为县襄安镇人,爷爷以渔钓为生,陈棱的父亲陈岘,通晓兵事,颇为骁勇,南北朝时期为陈国谯州刺史,陈被隋灭后,居家为民。高智慧等人在江南发动叛乱,庐江郡的豪族地主亦举兵响应,陈岘被推举为首领。陈岘本不愿意出山,当时陈棱年纪虽小,却很有见识,对父亲说:“各地叛乱都起来了,你若拒绝他们,要惹祸上身的。不如假装答应他们,然后想抽身的办法。”陈岘听从了陈棱的建议。隋朝柱国李彻领军平叛至当涂,陈岘父子请求为隋军内应。但密谋泄露,庐江叛军杀了陈岘和全家。陈棱因为在隋营,幸免于难。叛乱平定之后,隋文帝以其父之故,拜陈棱为开府,居乡领军,成为隋将。隋炀帝即位后,授予陈棱为骠骑将军,大业三年,升任为武贲郎将。据《隋书·流求传》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海师何蛮等言,每春秋二时,天清风静,东望依稀,似有烟雾之气,亦不知几千里。”当时的台湾叫流求,登基不久的隋炀帝已经开始考虑收复流求的大计了。他先后两次派官员到流求和平招降,都无功而返,隋炀帝决定以武力征讨。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
小调查
如果大家对此文章有兴趣,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若森知道”(梓健讲历史)微信圈子中可以与我互动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