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神话传说 > 谁才是真正的“猴嫂” 揭孙悟空身上的几大谜团

谁才是真正的“猴嫂” 揭孙悟空身上的几大谜团

2020-11-05 00:49:25 来源:金风故事网

  4、隐喻之谜——孙悟空身上的趣味宗教隐喻

  从玄奘西游印度到《西游记》小说的成形,孙悟空也从白猿巨兽、秀才淫猴变迁成为忠心耿耿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功臣,文学家认为这只是一个怪力乱神的故事,人物也似有几分扁平。但在宗教中人看来,《西游记》中充满了宗教的隐喻。

  孙悟空本身被看作是“心猿”的象征,白龙马则喻指“意马”。古人常用猿猴的攀缘跳跃、野马的奔驰来形容心念不安分,为了不让人“心猿意马”,所以要心有约束,于是“紧箍儿”就戴到了心猿孙悟空的头上。约束有了还须修行,在《西游记》中,向西游而不是向东游,因为西方代表虚空,认识到空是成佛的前提,心猿西游,就是人们修心成佛的喻示。甚至孙悟空的名字就叫“悟空”,即可以解为对“空”的觉悟,也可以将“悟”字拆开为“吾心”空。

谁才是真正的“猴嫂” 揭孙悟空身上的几大谜团

  甘肃榆林窟壁画中玄奘西行求法,画面中就绘有“心猿意马”

  孙悟空拿手的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也有暗喻。七十二般变化是人的心理活动,佛教中说心念一起,便可包罗大千世界,人心会有多种变相。“筋斗云”则是“思绪翻腾”的形象说法,悟空“腾云驾雾”就是心念在驰骋,翻个“筋斗云”有“十万八千里”。在中国流行的大乘佛教认为人只要悟道,可以立地成佛,所以唐僧走N久的路程去西天圣地,孙悟空一个筋斗就能到。人心一念善便在佛国,一念邪便落秽土,“筋斗云”的里程表与唐僧到西天的距离相同不是巧合。

  至于孙悟空的武器金箍棒可长可短随心如意,则是心理活动和意念跳跃后所形成的“主张”。《西游记》第七回中就将金箍棒称为“柱杖”。柱杖通主张,心有主张,便可意志坚定,产生力量,才可以大闹天宫,搅乱乾坤;可以降妖伏魔,取来真经。第五十一回中,悟空被青牛老怪的法宝收了金箍棒,登时没了“主张”,到天上请救兵时,前倨后恭,被人嘲笑,可见丢了“主张”,行动立刻进退失据。

  《西游记》中,这样的佛道隐喻数不胜数,有逻辑成体系。所以人们常说《西游记》不是一本简单的小说,而是一部悟道之书。甚至有不少学者质疑《西游记》根本不是一介文人吴承恩能写出来的,真正的作者应该是一位宗教界的大师。道教中人普遍认为作者可能是全真教的丘处机道长,不过至今还未有定论。

相关内容推荐
神话传说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