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瑗
李瑗(586年—626年),字德圭,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柱国、备身将军李哲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宗室、官员、将领。李瑗初封黄台公。唐朝建立后,历任刑部侍郎、信州总管、山南东道行台右仆射,进封庐江王。武德四年(621年),李瑗与河间王李孝恭等合兵攻打萧铣,但未立功勋。武德九年(626年),李瑗任幽州都督。朝廷因李瑗怯懦无能,没有将帅之才,而派右领军将军王君廓辅佐他。王君廓曾为强盗,骁勇强悍,阴险狡诈,李瑗推心置腹地倚赖他,和他结成亲家。当时太子李建成图谋铲除秦王李世民,暗中与李瑗相互交结。李建成死后,朝廷遣使征召李瑗入京。李瑗恐慌,便与王君廓商议。王君廓想捉拿李瑗,借此立功,便劝李瑗早做打算,李瑗于是决定起事。李瑗囚禁使者,调集兵力,并召燕州刺史王诜前来计议起事。李瑗将兵马全都交付王君廓指挥,兵曹参军王利涉认为王君廓反复无常,不能将权柄交托给他,应及早除掉他,让王诜代替他。李瑗犹豫不决,王君廓得知此事后,立即杀死王诜,并对将士们谎称王诜与李瑗谋反,劝他们跟随自己讨逆。王君廓率部下一千人进入城内,李瑗却未发觉。王君廓将崔敦礼释放后,李瑗才知王君廓有变,连忙率数百亲信而出,恰巧在门外遇到王君廓。王君廓劝说李瑗的部下,大家都丢下兵器而逃。李瑗大骂王君廓是小人,王君廓捉住并勒死李瑗。李瑗死时四十一岁,王君廓将他传首京师。朝廷下令追废李瑗为庶人,绝其宗室属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