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认为国庆是现代人的专属,古人没有机会享受国庆假期。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法定的“国庆节”是现代概念,但“国庆节”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陆机曾在《论五丈原》一文中记载“国庆为其利,主忧不为其害”。
鲁吉香
其实古人也有国庆节。国庆节是什么?某年建国,当然是全民庆祝。在古代,值得举国欢庆的大事是皇帝的即位、结婚和生日。所以当时的皇帝登基、生日等庆祝活动相当于今天的国庆节。
到了唐代,唐玄宗把他的生日——八月初五定为国定假日,并命名为“钱球节”,意为“千秋万代”。钱球节那天,唐玄宗下令全国放假三天,并在宫里举行宴会,邀请所有的大臣一起喝酒庆祝。宫殿内外灯火通明。
唐朝以后,五代和宋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举国欢庆皇帝生日。明清时期,由钱球节演变而来的长寿节更受重视,与元旦、冬至并称为三大节日。这样,像庆祝节气和新年一样庆祝皇帝的生日,让长生天更加庄严神圣。
而民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许广平在给鲁迅的信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南方的双十节非常热闹,家家放鞭炮,工会演讲,宣传革命,到处舞狮敲锣打鼓。”所谓双十节,就是10月10日,也就是当时的“国庆”节。它最初是为了纪念1911年武昌起义而设立的。
那时候南方的“国庆”节和现在一样热闹。每个双十节,每个人都会聚在一起,玩得很开心。然而,北方的“国庆节”却与之大相径庭。后来直到南北统一,北方的“国庆”节才被重视起来。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在享受国庆福利的同时,感觉到国家越来越强大,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切身体会到了国强于民,国富民强,国富民强!国庆节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也有着更深刻、更自豪的内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