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唐寅诗集(唐伯虎最有名的十首诗)

唐寅诗集(唐伯虎最有名的十首诗)

2022-12-22 12:17:44 来源:金风故事网

唐寅的诗(唐伯虎十大名诗)

“明四杰”之一的唐寅,被誉为明代江南第一才子。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背诗作曲,擅长文笔绘画,经历坎坷。他是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唐寅本名伯虎,本名,桃花庵主人,鲁,逃禅仙史,南靖结缘,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佛教徒等六个绰号。吴县(今江苏苏州)。生于成化六年(1470年3月6日)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1524年1月7日)十二月初二。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秋石。从小聪明,二十多岁时家里遭遇变故。他的父母、妻子、姐姐相继去世,家道中落。他在好朋友朱云明的建议下专心学习。29岁时参加应天府公考,中了第一名。30岁去北京赶考,却因为考场作弊案被罢官。从那以后,他努力靠卖画谋生。正九年(1514),应宁王朱之邀,赴南昌半年多。他意识到宁王有所图谋后,装疯卖傻,甚至当街裸奔才得以脱身。晚年生活贫困,54岁病死。虽然历史上的唐伯虎是一位才华出众、有理想、有抱负的天才画家,但他愤世嫉俗、傲慢自大的个性并不适合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在贫困中去世,享年54岁。

唐寅在画、诗、书三方面都很有造诣,在诗、书、画的有机结合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组合方法:一、书法风格与绘画风格的一致性与和谐性,书法的趣味与绘画的趣味非常相似,因为两者都强调个性与真情的再现。唐寅书法源于赵孟頫和李北海。他的笔法飘逸细致,刚柔并济,飘逸自然。类似于“庭院式”的山水画风格,但在规律上工整婉约。二是把用笔的书法运用到绘画中,这在唐寅传世的画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外,诗与四的和谐是唐寅绘画的另一个特点。比如唐寅的诗豪放不羁,戏语含忧;他的画就像诗一样,如画中见深,如戏中思。第三,诗画的紧密结合。唐寅绘画中的诗情与画的主题、意境紧密联系,从而阐明或丰富画面的内涵。而作品中的背面蓝墨,通过象征、寓意、拟人等手法或意境创造,生动地表现了诗意。这种诗画的完美结合也是唐寅绘画的一大特色。

唐寅的书法不如他的画和诗有名,但才华极高。他的书法主要受赵孟頫的影响,更受李北海的影响。他雍容华贵,妩媚多姿,笔触圆润洒脱。到了晚年,唐寅进一步看透世事,思想更加消沉,行为更加颓废,书法更富表现力,吸收了米芾求意取势的书法风格。他的笔迅捷苍劲,从容快乐,率真洒脱,追求力度、速度、神韵。同时还融合了各流派的笔法,使构图和笔法充满变化,达到了一种笔动自如,神机流转的局面。

唐伯虎行书作品欣赏《七言四屏》,纸行书,57.2×22cm×4,广东省博物馆藏。

杏花春雨晚晴,渔舟定烟。正好有一壶凉菜酒,但是我邀请我的同事来谈新年。武县唐寅。

低头看流动的泉水,抬头看苍松,泉声和盛勇和谐。如何保持七律和谐,所以今天没有人姓钟。唐寅。

翁家住水云间,读书不作杖。五湖四海都是美丽而崇高的。谁在钓鱼?武县唐寅。

驴仙客来诗人家,必赏林西好杏花。山上柴换酒,邻家翁与他同坐捉虾。唐寅。

这本行书由四本七法书组成,分别是《送王马剑》、《唱体》、《年夜饭》。前两首歌捐了。郑德九年(1509年),王嵩退居吴中。第一首歌赞扬了他的荣誉和清廉。后两首诗是唐寅自己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晚年孤独的心态。根据第一首歌,唐寅是四十岁以后写的这一卷。他的行书风格的典型特征是字多、笔尖圆、骨壮。有两个尾随吴湖帆的题跋。典藏章:典藏章朱、美景书店朱、郭典藏章朱等。

【来源】:天津博物馆书法(文物出版社)

唐寅《七法四诗行书》(分页)纸行书23×286cm天津博物馆图片转自中国书法论坛。

释义:闻太原阁老弱病残,归山为乐,遂成咏。它被送到袁在臣那里乞求北山,国王让徐囡归还它。一直以来,我都是三朝之尊,前后四期班。聊官囊留玉带,苍茫烟水在柴关。要不是田芸的青睐,这个药饵也不会闲着。送王马剑勤政三朝,服一瓢药。当你披星戴月时,你的心会转向帝国工业。秋衣剪叶(交)美,夜玉刻花为腰。忘记能干的下士,永远活着。轻如飞叶,拙如蚕,一棕能暖一肉。生病的时候仰卧睡觉看八,纪凯以前给三线。瘦女人可以缝腰带,老和尚可以借龛。陪花偷泪,这样的树我等不及。除夕紫烟满屋汤,两岁平分夜。寺庙墙上挂满了影子和灯,强烈的画面会让酒灌进肠子。苦尽甘来,难发毒蝎,但有鱼不如有溪。到了明朝,扫地拜年,吴一个个都去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内容推荐
标签:
与文章关键字相关的新闻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