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是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中叶之前,经历了远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国传统乐器有哪些。
几千年来,它以丰富多彩的品种和丰富的体系而闻名。人们过去称他为中国音乐的“古代”或“传统时期”,但每个历史时期都可以分为“古代”和“现在”。
中国传统乐器-古代乐器
古代
古代(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根据现有出土实物来看,演奏乐器是最早的乐器,河南舞阳骨笛是最古老的。这期间出土了很多打击乐器。古籍中发现了弦乐器,但没有出土实物。在古代,乐器主要伴随着狩猎和歌舞。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公元前711年-公元前256年):这是中国乐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决定了乐器的分类——“八音”。古琴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很快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独奏乐器。这一时期的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出土实物对曾侯乙编钟影响最大,音乐也以钟鼓乐为代表。
秦汉和隋棠
秦汉隋唐(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这是中国乐器发展史的鼎盛时期。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大量外国乐器传入中国,演奏乐器空前发展繁荣。唐朝是中国乐器发展的最高峰,出现了古代的钢琴谱。现存邱明(494-590)传世的《兰花》,是我国最早的钢琴谱。晚唐时,曹柔创作了简单的人物谱,使古琴音乐得以保存。琵琶是唐代最重要的乐器,音乐也以宫廷音乐为代表。民间开始出现拉弦乐器。
宋元明清朝
宋元明清(960-1840):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弓弦乐器的发展。弓弦乐器的引入和广泛使用促进了歌剧和说唱音乐的发展。古琴流派众多,明末从波斯传入扬琴。元代,乐器出现了唢呐,打击乐器出现了云弓。在此期间,宫廷音乐逐渐衰落,民间音乐被它所取代。
中国传统乐器
古琴
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琴、棋、书、画四大艺术之首,是古代最高贵的乐器。古琴充满传奇的象征意义:3英尺6英寸5分钟长,代表一年365天;13个标志,代表一年中的12个月和闰月。钢琴的曲面代表天空,钢琴的底部是一个扁平的象征性的地方,是天空圆的地方。有西方音乐人评论说,这种乐器的结构是按照中国的天地关系概念设计的,让人想到的是只有天上诸神才能听到的音乐。
约瑟夫
中国最早的弦乐器之一,有25根弦。《诗经》里记载,窈窕淑女是琴琴之友,我有一个客人,是打鼓弹琴的。希瑟消失了几千年,但现在《幽兰·汉乐》又在舞台上呈现出传奇的声音,钢琴和竖琴一起歌唱,音乐听起来像流水,像冯明,像南风,像月亮,带领我们进入大自然的幽香。
sishu
中国古代的弦乐器始于汉代,历史悠久;音域宽广,音色柔和清晰,表现力强。唐朝时,在西凉、龟兹、疏勒、高丽、天竺等地使用。它在明朝之后消失了300年。
方形环
古代打击乐器由十六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玉片组成,按粗细固定音高,上下两层悬挂,用小锤子敲击;出现在北周。隋唐时用于燕乐,后用于宫廷雅乐,自宋代以来逐渐减少
八度音阶
中国传统器乐是打击乐的一种。它原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西周时期,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铃、钹)、石(磬)、丝(琴、琴)、竹(笛、水)、土
巴音也指民间乐器。比如山西五台山八乐音乐会使用的乐器有管子、唢呐、海笛、笙、、萧、塘沽、大鼓、大榭、小钹、大榭、等;广西壮族龙林八音乐队使用八种乐器:一对笛子,一对高虎和二胡,一对小三弦,一对锣鼓和钹。
南宁永宁壮族八音主要由大唢呐、小唢呐、五孔笛、锣、鼓、钹、壮鼓乐组成。流行于海南一带的海南八音,源于潮州音乐,以弦乐(二胡、椰胡)、钢琴(秦越、扬琴、三弦)、笛子(唢呐)、管(长短喉)、笛(横笛、直笛、)、锣、鼓、竹八种乐器的使用而得名。彝族八音所用的乐器有二胡、欢箫(无膜笛)、牛角胡、五岳(小锣)、鼓、钹等。仡佬族八音又称八仙,用作乐器,如二胡、一对笛子、五钹、锣、鼓、钹等。
佛教常用词汇中有八种佛陀持有的独特音,即优音、柔音、和音、敬慧音、不女音、不误音、深远音、不静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