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发布2018年新一线城市名单:
京、沪、广、深作为一线城市不可撼动,成都、Xi、西安、武汉、郑州等都在“新一线城市”之列。
具体信息请参考以下内容:
据调查,成都、武汉、郑州、Xi安在能走“新一线”城市的队伍中各有千秋。
成都:数字经济,引领新一线城市
预计成都将在“新一线城市”排名中占据首位,无论是城市整体经济水平还是最新的数字经济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成都最近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22年,数字经济重点领域的产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同时,根据《2018年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成都以总分86.7分位列全国第五,仅次于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领跑新一线城市。
数据显示,成都数字经济正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近年来,成都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发展迅速。在集成电路、新显示器、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形成了强大优势。它是中国第一批“中国软件名城”,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一座。
此外,2017年成都出台政策,为大学生等高科技人才提供住房,促进就业创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常住人口的增加。记者了解到,成都目前人口1600万。根据《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成都市常住人口预计将增加200万人。
武汉:“营商环境”排名提升,体现城市综合实力
根据连续五年发布的《机遇之城2018》最新报告,武汉在包括北方四个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在内的30个入围城市中排名第六,在除北方、广州和深圳以外的26个城市中排名第二,在新一线城市中仅次于成都。
据武汉市统计局统计,2015年和2016年武汉市户籍人口分别增加1.96万人和4.57万人,同比分别增长0.2%和0.5%。2017年登记人口853.65万人,增加19.81万人,增长率2.3%,比2015年增长11.5倍。从人口增长来看,武汉的人才引进政策的效果在去年已经初步显现。
报告显示,武汉在“技术成熟度”和“智力资本与创新”两个维度上均取得了非常高的分数,在考虑城市方面名列前茅,在技术市场规模方面,考虑细节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在项目中,“互联网+”变量也很强,在26个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成都和杭州的“科技支出比例”、“研发水平”和“创新”
据相关资料显示,近两年来,武汉在营造有利于商业的环境上下了很大功夫,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做了很多改变。改革“三办”(即时、在线、一次),成立人才招商局、科技成果转化局、在线群众工作部等机构,形成了一批开创性的城市创新“武汉样本”。武汉“营商环境”比去年上升五位,今年全国第六,综合实力可见一斑。
Xi安:入驻人才超过30万,卫生、安全、治安值得信赖
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发布了《机会之城2018》报告。报告显示,在除京、沪、广、深之外的其他26个城市中,Xi排名第六。
2018年,Xi被称为“网络名人”城市,一夜之间变得流行起来。从“招贤纳士”到“Tik Tok之城”,从“硬科技大会”到“2018年Xi是最中国”,Xi安的每一次亮相都会吸引全国的目光,跻身中国新一线城市之列。Xi安充满自信。
自2017年以来,Xi安一次又一次放宽定居政策,创造了历史上最宽松、最便捷的人才招募和人才引进环境。最新的一组数据强烈赞扬了这项政策。截至4月中旬,Xi新安新定居人数已达30万。相对于榜单上的新一线城市,遥遥领先,从西部吸引人才的效果已经显现。众所周知,城市的影响力与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密切相关。自去年以来,随着Xi“人才新政”和“户籍新政”的出台,数万名人才加速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Xi市实施户籍、人才、创新创业“三新政策”,人才净流入居全国前列。
据介绍,到2021年,Xi安将力争在Xi安实现80名院士创业和成果产业化,引进和培养30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团队,建立100多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每年转化100项国内领先水平的院士重大科技成果(创新团队)。Xi每年有20万新大学生就业,五年内有数百万大学生被留用。继续打造“Xi平安校友游”品牌,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校友回归创业。
在《机遇之城2018》的报告中,Xi安在“健康、安全、公共秩序”维度排名第三,仅次于杭成(并列),充分说明Xi安的医疗资源和水平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治安环境也不错。
郑州:在榜单上排名城市中心
郑州排名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城市枢纽地位的提升。2016年10月,郑州至徐州高铁开通,意味着郑州通过高铁连接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振兴中原地区和长三角城市群。现在郑州高铁可直达129个城市,在全国高铁直达城市数中排名第六。除了高铁,郑州空港区、铁路货运、高速公路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调查中,郑州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吃喝玩乐方面超过了武汉和南京。另外娱乐、体育、消费方面的表现也不错,在新一线城市达到前十。这也体现了郑州文化的多样性和高度包容性。当然,与一线城市相比,郑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最新大数据再次对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排名,综合计算结果显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地位不可动摇,成都、Xi、武安、郑州均在“新一线城市”之列。
最近,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不过,这几个城市的排名顺序已经是改变了,从原来的北上广深变成了上北深广了,这预示着上海、深圳各前进一位了,上海成为中国一线城市的第一名。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也是中国最大、最强的城市,GDP多年来位居中国第一。上海的摩天高楼众多,商业发达,城市吸引力强。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上海人口达到2419.7万,外来常住人口也最多,达到了980.2万,看来上海城市魅力没有哪个城市能相比呢。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一个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城市。北京人口也达到了2100多万,外来常住人口达到了807.5万,位居第二。北京有中国最好的资源,是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最多的城市,城市创新力强,是中国综合实力仅次于上海的城市。
深圳这个城市的表现一直很抢眼,作为中国特区城市的代表,40年的改革开放让深圳GDP终于超过了广州,成为中国第三强城。深圳人口是1400多万,外来人口为806.32万,与北京相当。深圳是个特别能创新的地方,城市包容性强,来了就是深圳人,成为中国年轻人最向往的城市。
广州是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一直以来都是以中国第三城自居,这里是粤食之乡、购物天堂,文化交汇之地。广州人口达1500万,外来人口只有533.86万。广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居中国前三,是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曾多次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
新一线城市是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依据品牌商业数据、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而出。2018年,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
排名最后大的几个城市是否能跻身一线城市,尚存疑惑。
中国城市排名发生了变化:北上广深变成了“上北申光”,无锡回到了新的前线
四个一线城市分两步改变了他们的位置——从“北到广州和深圳”到“北到深圳和广州”。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Xi、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等15个“新一线”城市的席位也有所变化。
2018年中国城市完整榜单(含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一线城市(4)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新增一线城市(15个)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Xi、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二线城市(30个)昆明、大连、厦门、合肥、佛山、福州、哈尔滨、济南、温州、长春、石家庄、常州、泉州、南宁、贵阳、南昌、南通、金华、徐州、太原、嘉兴、烟台、惠州等。
一二三四线城市是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指数来划分的。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制作《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收集了170个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门店数据和18家各领域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
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指数来评估337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算法也和以往保持一致:综合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打分的方式及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得出最终结果。
扩展资料
2019年中国城市分级名单:
一、一线城市:?
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
二、新一线城市:
成都市、杭州市、武汉市、重庆市、南京市、天津市、苏州市、西安市、长沙市、沈阳市、青岛市、郑州市、大连市、东莞市、宁波市。
三、二线城市:
厦门市、福州市、无锡市、合肥市、昆明市、哈尔滨市、济南市、佛山市、长春市、温州市、石家庄市、南宁市、常州市、泉州市、南昌市、贵阳市、太原市、烟台市、嘉兴市、南通市、金华市、珠海市、惠州市、徐州市、海口市、乌鲁木齐市、绍兴市、中山市、台州市、兰州市。
参考资料来源:闽南网-2019新一线城市排名 中国综合实力一二三线城市分级名单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