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就是阴历。这是中国的传统历法。因为阴历本身就包含了节气的概念,所以阴历是阴阳结合的。以月相变化周期为农历月长,参照太阳回归年长度为年,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和闰月,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又叫旧历、中国历、古代历等。辛亥革命后,沿用西方阳历,现代阴历是阴阳结合。
在中国传统历法中,阴历主要是指根据月相的周期性变化而排列的历法,即以农历新年为确定历月依据的历法和十二个历月的年份。在历法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干志历中的二十四节气相结合,形成阴历(中国历法),用于科学指导农业生产。虽然农历和阴历俗称古历、中国历和旧历,但阴历和阴历(中国历)是有区别的。传统的阴历(中国历法)实际上是阴阳结合,而不是传统的阴历。
阴历是以月球运动规律为基础的:月球的轨道称为白道,白道和黄道都是天体上的两个大圆,以5度9分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两次出现在黄道上,27日持续7小时43分11.5秒(27.32天),是月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被称为“星月”。
只有当月球绕地球运行时,地球的位置也会因其绕太阳公转而发生变化。计划前进超过27度,而月球每天以13度15分钟的速度运行。因此,月球29日需要12: 44分2.8秒(29.53天)才能完全绕地球运行并返回月球,这被称为“望月”,习俗是指望月一个月。
它具有农历天象的特点,能很好地对应各种天象。直到今天,由于历法中节气的变化,它与农业种植活动密切相关,在农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