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儿童常见病(5种儿童常见病)。
儿童最常见的疾病是感冒、发烧、腹泻、积食和便秘。我们结合中医、推拿、饮食给家长一些治疗建议和调理方法,更好地帮助家长预防和处理孩子常见疾病。
夏天,孩子在室外玩耍后出汗,在室内玩耍空容易出汗。此外,由于休息和睡眠不规律,儿童身体抵抗力下降,风邪侵袭人体,容易感冒。
如果外感寒,内伤湿,除了感冒,还可能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家长要多加注意护理。
孩子容易生病。
1.家庭应对。
要判断孩子每天穿的衣服是否足够,家长可以用手摸摸孩子的后颈。如果有点冷,就证明孩子不够暖和。
如果你觉得孩子背上有点潮热,说明有点热了。如果出汗了,要及时擦干,防止外寒。
生病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户外剧烈活动,尽量安抚孩子的兴奋和烦躁,使孩子按时入睡,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2.推荐药物制剂。
藿香正气口服液(非乙醇制剂):解表祛湿、理气和中。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暑伤暑湿所致的感冒。
小儿感冒颗粒:祛风解表,清热解毒。适用于有发热、头痛、咽痛、流感症状的风热感冒患儿。
3.儿科按摩调理。
四法各100~300次(开天门、推康功、运化太阳、揉耳后骨)——深圳生命网——外感疾病基本手法,适用于深圳生命网治疗风寒、风热感冒。
儿童推拿手法。
取风池,推三级各100~300次,用汉字搓背——取风池祛风散寒,推三级强身助阳,散宣,适用于风寒感冒。
乘风池,推三级。
清肺经,清河水各200~300次——清肺清热,除烦。
清肺经,清天河。
夏天是感冒高发的季节。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空空气中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呼吸道病毒的交叉感染。
普通感冒可以自愈。家长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定期检查体温,让孩子多喝温水,注意休息。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1.家庭应对。
孩子的体温处于37.5℃~38℃的低温,适合用按摩退烧泡脚,这样可以扩张孩子的皮肤血管,增加散热。
体温超过38.5℃,可加退烧药。
父母不应该随意给孩子使用抗生素。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烧时应及时就医。
体温在39.1℃~40℃时,应送医院检查。如有感染,同时服用抗感染药和抗病毒药。
2.推荐药物制剂。
布洛芬(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注意这两种退烧药不能短时间交替服用,否则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紊乱,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3.儿科按摩调理。
四法各100~300次(开天门、推坎宫、云太阳、揉耳后骨)——外感疾病的基本手法,适用于风寒风热感冒,能散表流汗深圳生活网。
清河——清热退烧。1岁以下儿童可清除100次左右,1~3岁儿童可清除300~500次,3岁以上儿童可清除800~1000次。
挤压两扇门2~3分钟,以出汗为度——外感表证出汗,可用于寒战、高热、无汗。
两扇门
孩子经常缺脾,容易引起积食。
一方面,如果饮食不规律,食物太杂,孩子容易脾胃潮湿,导致积食;
此外,孩子白天过于兴奋不能玩耍,疲劳也会导致脾胃消化功能下降,造成食物堆积。
儿童食品注意事项。
一般伴有食欲差、舌苔厚、口臭、便秘等症状,都是积食的表现。
1.家庭应对。
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食物堆积的迹象,就要立即消除堆积,引导停滞。
建议家长尽量选择孩子肠胃容易消化的食物,以营养和清淡饮食为主,严格控制每餐的进食量。
2.推荐药物制剂。
保和丸:消食导滞和胃。适用于食滞中阻证,如消化不良、积滞。
小儿七星茶颗粒:开胃消积,清热镇惊。适用于积滞发热的儿童。如消化不良、厌食、易怒、躁动、夜间躁动、大便不畅、小便短赤等。
3.儿科按摩调理。
清脾经、清胃经、运半门各100~300次——消积清胃肠郁。
清脾经,清胃经,运板门。
顺内八卦100~300次——消积理气。
顺内八卦
挤压四横条3~5次——溶解堆积,促进消化,散结。
捏推四条纹。
孩子脾胃娇嫩,假期饮食不规律,外出就餐存在诸多风险,扰乱胃肠功能,可能导致腹痛腹泻。
1、应对政变。
孩子有腹泻,一般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可以喝宝鸡口服液1~2天,调理中焦脾胃。
如果是寒湿泄泻,也可以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
腹泻严重时,要防止儿童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或喝一些含少量淡盐的米汤,同时也吃一些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环境。
如果呕吐、腹泻持续时间较长,孩子出现精神不佳、明显尿量少的症状,要警惕孩子脱水,尤其是小宝宝,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
2.推荐药物制剂。
宝鸡口服液:消食化滞,行气祛湿。适用于外感郁滞与寒热相合者。
止泻灵颗粒:健脾益气,燥湿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便溏、饮食减少、腹胀、精神萎靡。不适用于虚寒证。
3.儿科按摩调理。
健脾运板门健脾理气100~300次。
脾经补板运门。
给两匹马按摩100~300次——滋养受损的阴液。
捏两匹马
推七节骨100~300次——七节骨是缓解腹泻的关键点,可以调节长期引流造成的肠道紊乱,推揉至微热,从而达到很好的止泻效果。
平推齐杰骨。
孩子吃多了,除了积食,还可能引起便秘。
很多孩子喜欢吃一些油炸和肉类的食物,但是很少吃蔬菜,所以排便相对比较困难。
如果孩子平时有便秘的习惯,他的食物不会被及时消化,自然会积食,这样就会清热化火,从而加重便秘。
1.家庭应对。
孩子们在假期吃喝过后,便秘并不少见。家长让孩子适当吃一些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可以与肉类平衡,加速肠道蠕动,防止大便变干。
2.推荐药物制剂。
四磨汤口服液:顺气降逆,消积止痛。
适用于婴儿乳食滞证、食积证。如腹胀、腹痛、哭闹、厌食、腹泻或便秘。
3.儿科按摩调理。
清大肠100~500次,清板门100~500次——清大肠郁热。
清理大肠
顺时针按摩腹部1~2分钟——针对积热引起的便秘,促进肠道蠕动,加速难消化食物的排出。
顺时针揉腹。
推下七骨100~500次,促进排便反应。
把七根骨头推下去。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保持孩子健康,要注意他们的消化,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这样才能大大减少孩子生病的几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