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安贞医院怎么样(阜外和安贞各自擅长什么)

安贞医院怎么样(阜外和安贞各自擅长什么)

2023-01-29 01:05:44 来源:金风故事网

中国Xiaokang.com的特色

文字|《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郭玲

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董然每天见证着全国各地患者的治愈、康复甚至“重生”。自从他成为医生以来,他已经处理了16000多颗心脏,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董然:用心打开一颗心董然摄影/宋文欣

“每颗心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肥胖,有的苗条;有的粗,有的细;有的跳得快,有的跳得慢。没有两颗心是相似的。我已经处理了12000颗心脏。他们大多病得很重,导致精神痛苦、剧烈胸痛、疲劳和可怕的呼吸困难。”英国著名心脏外科医生斯蒂芬·维斯塔写的《打开一颗心》中有这样的描述。

这是每个心脏外科医生都有的体验和感受,甚至有些人已经习惯了。然而,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这都是人生中艰难而重要的时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作为全国心脏外科的领军企业,收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他们在这里等待治愈、康复甚至“重生”。心脏外科主任董然每天都在这里见证这种治愈、康复甚至“重生”。自从他成为医生以来,他已经处理了16000多颗心脏,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用心信任”是他的动力。

无影灯下的手术台上,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时针指向午夜12点。董然和他的同事们正在尽最大努力挽救这个人的生命。就在一周前,这名患者在国外的一家医院植入了心脏支架。没想到,手术后一周就发生了心脏破裂。救护车跑了数百公里,将他送往安贞医院,当时他已经出现心源性休克,情况危急。董然知道这种情况不能再等了,于是连夜为病人做了“修复心脏”手术,持续了6个小时。手术终于结束,病人进入重症监护室。董然发现已经天亮了,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每周心外病房都会有惊心动魄的时刻,每一次手术都可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挑战,我们不能时刻放松。”在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十一病区主任办公室,董然坐在我们对面,安详地讲述着前几天发生的故事。只有他和他的同事知道那天晚上的紧张气氛。

桌上泡的茶已经凉了,董然从早到晚都没时间喝。采访当天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董然的假期和平日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他手机上收到了很多祝福短信,但是没有时间仔细看。早上7: 30进医院;7: 30到9: 00,轮次;9:00-9:30,去重症监护室检查刚做完手术的病人情况;10点,去手术室完成一次手术;直到中午12点50分左右,我才回到办公室接受我们的采访。那天病房里有7个手术。除了需要亲自做的手术,董然还需要其他医生随时做手术,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建议。

心脏外科是外科所有分支中较年轻的一门学科,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心脏疾病,如心脏搭桥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瓣膜置换术等。治疗的常见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胸主动脉瘤、心包疾病、心脏肿瘤等。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医院进行手术,心脏手术量也在快速增加。“过去很多七八十岁的冠心病患者很少在这个年龄做这种手术,但目前很常见。”董然说。

在中国心脏外科中,北京阜外医院排名第一,安贞医院排名第二。作为全国心脏外科的领军企业,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收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董然在心脏外科中心第十一病房,负责全科室60名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他是这个病房的负责人。“我们一个病房有60张床位。去年手术量达到1837例,单间病房手术量全国第一。”

董然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90岁,最小的20岁。董然查房时,患者或患者家属经常会握着他的手,告诉他:“董主任,我把我的生命交给你”。病人的“对心的信任”和“对生命的信任”是心脏外科医生的压力和动力。

心脏外科医生面临的另一个现实是,危险的手术越来越多,董然称之为“病人越难”。“过去,冠状动脉造影是在心内科做的。如果适合放置支架,就要放置支架。如果不适合放置支架,就会送出心脏。现在,随着支架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很多患者的疾病都可以在心内科解决,送去心脏外科的都是非常危险的情况。要么手术很急,患者身体不好,要么心功能衰竭,这意味着手术非常困难。\"

“打开心脏是心脏外科医生的入门技能,也是标准动作。这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专业操作,具有决定生死的神奇意义。”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教授王在为《敞开心扉》作序时这样写道。

心碎是什么样子的?董然形容它是血豆腐,非常脆弱,裂口必须及时缝合,否则这颗心的主人会死。从当医生开始,董然一共开了16000颗心。他的双手一次又一次地将病人从危险中解救出来。

勇敢地面对手术的“两面”

知乎有人评论说,心外手术是“最帅的手术”,因为它是“一只妙手,刀光剑影中的一颗善良的心”。董对此印象深刻。

与许多其他手术不同,心脏手术需要非常强的团队合作。一般需要三到四个外科医生,一个巡回护士,一个器械护士,两个麻醉师,两个体外循环医生,近十个人共同完成一个手术,挽救一个病人。“没有团队合作,再好的医生也无法单干。”

心脏外科医生的成长和成熟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因为只有医学博士才有资格进医院,这意味着他已经30岁了,事业才刚刚开始。之后,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继续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职业发展,成为手术的关键人物——外科医生。十年磨一剑,有的人努力成为外科医生,有的人止步于此,没有机会成为外科医生。“我觉得所谓的帅气是时间打磨出来的奇迹。其实,心外医生,甚至医生,都是一个残酷的选择。”

在这个残酷的职业选择中,董然无疑是成功的、脱颖而出的。

因为他的哥哥,他对医学产生了兴趣。当董然还在上高中的时候,他的哥哥被医学院录取了。董然受哥哥的影响,也进入了医学的大门,成为众多医生中的一员。从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从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成为主治医师,再到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在董然看来,心脏手术不仅考验医生的手,也考验大脑。“手的操作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治疗思路、决策能力,以及长期临床治疗积累的经验。”对于每个患者,董然都要带领团队为他们量身定制手术方案,因为每个心脏都不一样,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有其特殊性。

面对患者或家属的一些不理解,董然觉得家属有困惑或疑惑是正常的。“他们不是在鬼混,而是他们不懂。他不明白你在做什么。”因此,医生会在手术前向家属和患者详细解释风险。董然曾经遇到过一个心力衰竭的病人,当时没有任何症状。他可以自己从北京火车站走到安贞医院。结果,他在病床上等待手术时突然死亡。“这种情况其实是赔偿过多造成的,从专业的角度来解释,但患者家属看到的是,人很好地走进了医院,却死了。”

“手术室是一个不平凡的地方,它不仅是一个解除痛苦的地方,更是一个咀嚼苦难与孤独、展望生死的地方;它不仅是一个追寻生命希望的地方,也是一个体验悲剧和悲伤,思考存在意义的地方。”

一颗心的打开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希望,一面是失望。作为一名医生,董然经历了很多救病人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作为一名医生,我不能停下来,因为还有很多患者需要我的帮助。”在董然看来,医生的另一个意义就是面对。不管你之前经历过什么,只要走进手术室,就需要全心全意面对这种生活。

在董然的医疗生涯中,最长的一次手术长达34个多小时。手术过程中,患者心脏几乎所有的血管都发生了变化。“应该是2009年。我刚从国外回来,做了这样的手术。虽然说是34小时,但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我上任后并不觉得累,走下来就腰酸背痛。”令人惊讶的长时间手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病人得救了,健康出院了。“那个病人当时40多岁。如果没有其他意外,他现在一定过得很健康。”说这话的时候,对面的董然,语气更加温和了。

(中国Xiaokang.com独家报道)本文发表于《小康》2020年10月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内容推荐
标签:
与文章关键字相关的新闻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