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日本在晚清时期乃至北洋政府早期,对张作霖采取的是“扶持”的政策。日本依据《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在旅顺、大连移民、经营南满铁道,是出于两个动机:
1、向中国东北移民,解决日本人口膨胀的问题。
2、以旅顺、大连、南满铁路为据点,防范俄国南侵。
而张作霖在早期,对日本的这个国策是赞同的。因此,张作霖在奉系时期,日本是拿张作霖当傀儡、当盟友看待的,日本认为:亲日分子张作霖统治东北,容忍日本势力在东北的存在,因此张作霖是有利于日本的,日本应该扶持他。这个,在同期日本多次阁议史料中,都是有迹可寻的。

(张作霖“元帅府”)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日本人在1928年又狠心炸死了张作霖呢?从朋友到敌人,时而天堂,时而地狱,这个天壤之别是怎么来的呢?
关键就在于国民革命掀起的民族主义思想以及反帝浪潮。
1923年,国民党和苏联结盟,立即打出了“打倒帝国主义”的旗号。这个旗号在当时不得了,它非常适合中国人的胃口,深得民心,所以得到了铺天盖地的附和。报纸,书籍,杂志…….中国人“觉醒”了,大江南北的知识分子,纷纷高声附和,从那个时候开始,坐镇东北的张作霖已经慢慢开始受到这股“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也开始“觉醒”了,于是他也开始防范日本了、并开始逐渐有了一些反日的思想和言行。
以下我举一些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