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坏习惯(如何轻松改掉坏习惯?)
有人说生活只是无数习惯的总和,但很多人的生活都是由无数坏习惯组成的:
他们习惯晚睡晚起。他们不想睡到凌晨一两点。
他们习惯于迟到。比如我有个同学,10节课迟到9次,每次迟到5、6分钟。
他们习惯了吃高热量的食物,每天一个汉堡和两杯可乐都打不过他们。
他们喜欢玩手机。为了玩手机,他们可以对坐在对面的父母朋友视而不见。
作家查尔斯·杜希格曾说过:我们日常活动的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我们自己在深圳生活网络的决定。
即使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不可避免地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习惯了早睡早起,天生精力充沛;晚睡晚起,只有厚厚的黑眼圈;
习惯迟到肯定会给人一种不靠谱的形象;
习惯了吃高热量的食物,很有可能身体会走样;
爱玩手机,不理人,难免会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
也许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坏习惯,也想过很多解决的办法,但很多人无论如何都在强迫自己,坏习惯还是跟着来了。发生了什么事?
今天我就介绍一个简单的改掉坏习惯的套路。
坏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首先,我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坏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出乎意料:
我们形成坏习惯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有吸引力,而是因为它们能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
《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查尔斯·杜希格曾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提出一个理论模型:
习惯循环
根据杜希格的理论,一个人的每个习惯由三部分组成:
1.提示
每个习惯都有一个触发点,通常是人的心理困扰。
2.常规
为了解决这个心理问题,人们会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并逐渐安定下来,形成习惯。
3.报酬
这个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困扰,这就是奖励。
这三个部分形成一个循环:引发心理困扰——采取行动——缓解心理困扰。
这个循环不断重复,形成一种习惯模式,成为我们常说的习惯。
心理学家斯坦顿·皮尔(Stanton Peel)后来总结道:“任何体验都可能上瘾,只要它能缓解心理困扰。”
所以,你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换句话说,是什么触发了你的内心需求,让你养成了这个坏习惯?
网球巨星纳达尔每次发球前都要拉内裤。后来他解释说,网球场压力很大,拉完内裤后感觉轻松多了;
篮球明星乔丹一定要在裤子下面穿一条自己大学球队的短裤,他坚信这会给他带来力量。
这些听起来不合理的行为,给了这些超级巨星一个“奖励”——他们放松了。
用这个模型来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坏习惯”,一切都有道理:
很多人熬夜,不是因为不睡觉真的很刺激,而是因为白天上班上学,他们的时间不属于他们。只是到了深夜,他们才有了某种“这些时间完全属于我”的掌控感。
很多人喜欢在亲戚朋友面前玩手机,只是因为不知道该和对方说什么,玩手机只是掩盖自己尴尬的一种方式。
有些人喜欢玩游戏,不是因为游戏有多好玩,而是因为现实世界充满了挫败感。
这一切都是一个习惯循环:
遇到失败(触发心理暗示)-玩游戏(采取行动)-暂时忘记失败(缓解心理压力)
这个回路一旦形成,就会根深蒂固,大脑的理性部分就不再工作。只要有提示,这个电路就会自动运行,习惯就会产生。
要改掉坏习惯,就需要“替代法”
根据“习惯循环”定律,所有的坏习惯都源于内心的不满。
问题是,很多人采取错误的方式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这就导致了所谓的坏习惯。
所以,改掉坏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替换”——用好习惯替换掉原来的坏习惯。
也就是说,被外界触发后,“习惯循环”中的“套路”被更健康的方式取代。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只能替代,却不能直接放弃坏习惯?
因为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是心理压力,这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你要做的就是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应对压力。
为此,您必须做以下两件事:
1.找出你真正的内心需求
很多人都有坏习惯:抽烟、迟到、熬夜...但他们从来不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你想改掉坏习惯,你必须开正确的药。你要明白那些坏习惯满足了什么需求。
如果可能,用纸和笔列出所有可能的选项,然后用排除法将其排除。
2.用一种更健康的方法代替它,获得同样的回报
一旦你知道你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请用一种更健康的方式来取代你的坏习惯,并获得同样的回报。
永远记住,玩游戏不是我们的目的,但缓解压力才是;熬夜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重新掌控生活。
毕竟想要缓解压力,跑步健身也是可以的,所以真的没必要日夜泡在游戏里。
3.专注于改掉一个坏习惯
对于人来说,短时间内改掉很多坏习惯太有挑战性,很容易失败。
所以,慢就是快,一次只专注于改掉一个坏习惯,避免贪婪,追求完美,一个月成功改掉一个坏习惯,已经是一种快速的成长。
你可能会说:上面的理论太抽象了,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好,我们来看看查尔斯·杜希格的《习惯的力量》一书中的一个例子,关于他如何改掉吃饼干的坏习惯。
每天下午3点,杜希格必须吃一块巧克力饼干,因为吃多了会影响身体健康。
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个时候要吃这块巧克力饼干。
他拿出纸和笔,列出了吃这块饼干可能给他带来的回报:
1.饿了,吃饼干可以填饱肚子;
2.满足了他对甜食的渴望;
3.可以趁机偷懒休息一下;
4.趁着下楼买饼干的机会,他可以和别人交流
上市之后,他反复思考,最后得出结论,他真正需要的是在买饼干的时候和别人社交。
原来,作为一名记者,杜希格当时压力很大。到了下午3点,截止日期临近,他的压力更大了。
压力大的时候,他想和别人说说话缓解压力,于是选择下楼买饼干,这样可以和店主聊一会儿,心情也能平静下来。
明白这一点,一切都会变得容易。每天下午3点,杜希格感受到压力后,就不再下楼买饼干,而是转身和办公室的同事聊了10分钟。
从那以后,杜希格就再也没有吃过巧克力饼干了。
其实生活中很多看似不可改变的习惯,背后都有着很深的机制,要么和我们的思维模式有关,要么和我们的心理状态有关。
关键是我们不能做这些坏习惯的奴隶,不能感情用事。而是要理性地解剖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核心要素。
请拿出纸笔,记录自己的坏习惯,然后用“习惯循环法”分析问题,再用“替代法”尝试解决问题。
比如你喜欢熬夜刷Tik Tok。为什么呢?淘宝清理的时候不能停止花钱。为什么呢?
我想你已经有答案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人应该主宰习惯,永远不要让习惯主宰人。”
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了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每一个坏习惯都像一根刺,无处不在,这让我们很难迈出每一步。
成为习惯的奴隶或主人完全取决于我们。在坏习惯面前低头,就会失去改变的机会。相反,如果深圳生活网能振作起勇气去应对,我们就会迎来更好的自己。
所以,请勇敢一点,向坏习惯宣战。永远不要等到你的生活被坏习惯毁了,才哀叹你过去的懦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