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的这两位改革家的改革开放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世界舆论也露出一片兴奋之情。泰晤士报报道:
“中国出现了改革的转机”,“大清帝国有了一个握有实权的改革者,他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的名字叫袁世凯。”一个当年的告密者,在洋人眼中,成了伟大的爱国者,成了给中国带来希望的“改革者”。袁大人上奏后二个星期,由五个大臣组成的分赴世界各地的政治体制改革考察团就踏上了考察的路程。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上书废除科举,老佛爷批准了。科举制的改革是袁大人和西太后的伟大贡献。历史可真是个大玩家呢。10月8日,中国创立了警察制度,是对清朝捕快制度的改革;10月21日,进行了北洋操演,这标志着军事改革的步伐;又过了二日,朝廷批准了京张铁路;1906年新年,老佛爷又进行了伟大的改革,他下令在全国兴办女学。她老人家守了几十年的活寡,终于觉悟过来,成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如今,中国妇女有政界的领袖,有美丽的模特弄姿搔首,有女星们耀眼世界。追根溯源,是老佛爷关心妇女、兴办女学的结果啊。妇女身上的第一座大山,是老佛爷帮助搬走的。
袁世凯的改革也是大刀阔斧。他以天津作为改革的试点。他创立了警察署,办起了俱乐部,兴办了女子师范学堂,还办起了洋行,教堂,工厂,发电厂,市区有了电灯,有了自来水,有了电话,有了无线电报,有了电车,袁世凯领导的天津,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样板,成了世界瞩目的前哨和走向世界的站台。袁世凯的进步是多么巨大啊!他对改革开放的贡献是多么巨大啊!
客观地说,即使从今天的眼光看,当时的慈禧太后改革的步伐是不小的,不慢的。二千多年来,皇帝就是皇帝,这个传统真是源远流长。但是,慈禧也同意皇帝分出一点权,国家成立国会。这在中国历史上,已经算得上是空前的了。她的新政,从派人出国考察宪法到1908宪章公布,只用了那么二三年时间。她老人家支持和主持了
1908宪章,没有认为它要颠覆大清,没有将起草1908宪章的人抓起来判刑法办。
但是,太后的立宪还是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1906年8月,大清国的政治改革揭开了序幕。首先是预备立宪,就是给政治改革一个预备期,这个预备期,不是不要改革,改是要改的,但不是大改。先推行与议会制度一样的官制,比如,原来是管吏部的,叫吏部尚书,现在则叫做组织部长,你户部原来是管钱粮的,现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称为粮食部,或者财政部。老太后看到自己的权力不动,改革不错,也就欣然应允。看来,改革的开局不错,大清国前途有望。它有可能走上中兴之路。第一届责任内阁中,共计13人,满族贵族9人,(其中皇族5人)立宪派认为皇族内阁不符合君主立宪的公例,要求另外组阁,但是,清廷断然拒绝,他们不要西方那一套。立宪失败了。
满清还是那个满清,朝廷还是那个朝廷,一切如旧。1908年,皇帝和太后相继死去,小皇帝坐上了龙廷,1910年,立宪派三次请愿运动,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是,清廷对此先是拖延,后是断然拒绝。1911年,四川发生保路运动,四川总督赵尔丰执行“不怕流血”的方针,下令向示威群众开枪,并搜捕四川立宪党人和保路同志
会,引起罢课罢市风潮。流血事件动员了广大民众,人心思变,吴玉章在四川荣县起义,革命党人在武昌因试验炸弹引起爆炸而发动武昌起义。这一个小失误竟引发了一场时代的大变局,清廷的统治结束,中华民国建立起来了。历史是给了清廷机会的,但清朝皇室没有把握这两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