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冰心作品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冰心作品读后感 篇1冰心奶奶曾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这句话早已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了。
本书的前几页,记录着冰心奶奶一生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是冰心奶奶到美国不久,冰心奶奶就患支气管扩张吐血,便住进了美国青山沙镶?疗养院治疗。从图中看出冰心奶奶笑得那样脆弱,尽管病的很严重,但不愿让人们看见她那憔悴的面目。还有一张冰心奶奶和她的女儿吴青,面容十分相象的母女俩在一起,早以看不出年以38岁的冰心奶奶那苍老的面容了!
这本小说写了“别后”、“分”、“冬儿姑娘”“陶奇的暑假日记”、“小桔灯”等许多感人的真实写照。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陶奇的暑假日记”
“陶奇的暑假日记”这一篇文章记录这陶奇在一个暑假里每一天的故事。每一篇都写着陶奇一天的遭遇或开心事、悲伤或情感……
这本小说卷十分好看,假若你是个读书迷,那就赶快看这本书吧!
冰心作品读后感 篇2今天,我读了著名的《冰心文选》,受益匪浅。我觉得冰心奶奶在人物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和景物刻画等方面观察的尤为细致。
比如《陶奇的暑假日记》中,7月21日的这片中有一段:“陈姨很年轻,胖胖的,卷着头发,穿着白短袖衬衣和灰色长裤。小秋是短头发,白白瘦瘦的脸,穿一身粉红衣服。”又如“……不好了,今天是我帮曾雪姣补习的日子,怎好脱课呢。”还有7月17日中的“这是一个万里无云的天,太阳正落在地平线上,一片蒙蒙的金光,笼罩住这无边无际的深绿色的草原……夕阳照在水面上,把这小池变成一个橙黄色的镜子。一群棕色的马,自由自在的在吃草,夕阳照在马背上,又变成了深紫的……”读到这里,我感到冰心奶奶在写作上颇有造诣,并且观察的也尤为仔细。
我写文章有个缺点,就是不注重心理描写,此外对动作描写也不够细腻,对景物描写就更不又说了。但是自从读了文学大师——冰心奶奶的文章后,我对这几方面的缺陷有了深刻的认识,今后一定得好好改正。哦,对了,我还知道许多名家的另一种写作方法——朴素记事发,就是把一件事原原本本记下来,不把其“装饰”“美化”,却字字句句流露出一种与韵味,这也是一种极好的写作方法哟!
冰心作品读后感 篇3冰心奶奶从七岁时就开始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和,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经常为英雄人物的死而流泪。《三国演义》激起了她对读书的兴趣。从此,她又读了《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她在书中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是啊,读书的确是一件快乐的事,它能让你增长知识,它能帮你解决问题。正如高尔基所说: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让我受启发的是冰心奶奶能在四岁的时候就写字认字,而我四岁的时候那可不得了啊,在幼儿园里就只知道活蹦乱跳,没有一点儿纪律,回到家后,便更放松了,不要人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一次,妈妈想教我练几个字,可我却一点儿也不愿意,还和几个小伙伴跳到外面去了。
还有,冰心奶奶能在7岁的时候,看懂文言文的《三国演义》我更是佩服不已了。因为联想到我的现实生活,可能在我7岁的时候,我还刚刚开始写字呢,当时我连一首简单的古诗《草》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学习,还不时的被大人们批评。而你们看,冰心奶奶能自觉的读书,还能看懂《三国演义》,真是我的学习榜样啊!从此以后,也让我知道了,我们应该向冰心奶奶学习,从小就热爱读书,长大了才能象她一样成为一个文学家。
让我更受启发的是,冰心奶奶会因为她舅父没有给她讲完故事而哭泣,让我赞叹不已啊!我在生活里就是缺乏这种自觉学习的精神,就是缺乏这种思考的精神,就是缺乏这种不求理解的精神。在生活里我和冰心奶奶好象一个相反的人,每当妈妈给我出题练习时,越少我就越高兴,越多我反而越生气,因为我觉得妈妈浪费了我很多玩耍时间,学了冰心奶奶《忆读书》。课文,她那种求学的思想是值得我学习的。
学了这篇《忆读书》我觉得我更加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和冰心奶奶一样勤奋的人,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就是我学习这篇文章的深刻感受。
冰心作品读后感 篇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的,书像一盏明灯,在黑夜里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书像一把火,燃烧我们内心的激情。书也像大自然的一幅幅美景,多姿多彩,陶冶我们的心灵。
从小,我就爱看书,《话说中国》让我知道了中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仿佛使我进入了一个奇妙动物世界;《十万个为什么》丰富了我的知识;《探秘宇宙》使我有种想冲破大气层去一探究竟的冲动;冰心的小说清新隽永,语言生动优美,更是让我流连忘返。《寄小读者》表现了老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有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赞扬。
冰心老人十分关爱孩子,她把孩子看做是最神圣的人,她在身体有病时也坚持给小朋友写信,鼓励小朋友、关心小朋友。透过这一篇篇短文,我似乎看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正娓娓诉说着她的故事:有快乐的、伤心的……听着简短却又让人回味深长。
在冰心老人的小说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桔灯》,这篇小说写的是在抗战时期间,一位文静、聪明的少女,她的父亲因参加革命活动而失踪,母亲卧床不起,在生活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她表现冷静、勇敢,同时还十分乐观,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其中少女用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的场景更是栩栩如生的印进了我的脑海中。
黑暗衬托出小桔灯的光芒,使这桔红色的光显得更加珍贵,这一缕朦胧的桔红的光也代表了当时抗战时期人民心中的希望,就是这点光冲破了黑暗,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觉得眼前有着无限光明!这盏小桔灯也照亮了我,在我遇到挫折时,指引我、鼓励我,使我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虽然冰心老人已经与世长辞,但她那爱的哲学还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像我们这样的小读者。那些优美的语言,触动灵魂的文字,在岁月的长河里,如宝石般熠熠生辉,陪伴我们一路远行。
冰心作品读后感 篇5一天,我读起了《寄小读者》中的通讯五。读着读着,心中竟有一丝丝酸楚。冰心奶奶在火车上遇见一对母女,那女儿不住地撒娇,要汤要水。母亲面目蔼然,和她谈话的态度,似爱怜,又似斥责。这不禁让冰心奶奶想起自己的母亲,临风偷洒了几滴泪。回忆起临行时,姨母问她舍得母亲么?她从容一笑,回答:“那怎么舍不得?日子那么短,那边还有人照应。”可其实内心舍不得母亲,更舍不得母亲对自己的爱。读着读着,我的眼睛湿润了,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是呀,有谁能扯断这浓厚的母子情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又把我们养育大,给予我们爱,这种爱是永恒不变的,是温和的、是细碎的。然而也正是这种爱时刻围绕着我们,又是太细小了,使我们并不珍惜,有时甚至感到厌烦,那时我们希望得到像火山一样挚热、像瀑布一样壮观的爱。
记得去年寒假的一天,我在家里觉得太无聊了,便要去姥姥家玩几天,出发前的一天晚上,妈妈千叮万嘱:“到了那儿先打个电话过来,千万别在马路上乱跑,不要去河边玩,更不要喝生水……”我不在意的听着听着,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临行时,妈妈追到门外,又把昨晚的话重复了一遍,我边听边说:“嗯。”到了姥姥家,我便进入了“快乐自由天堂”。早把妈妈的话抛之脑后,要玩就玩,要吃就吃,要是渴了就对着水龙头一顿“猛饮”,真爽!到了晚上,我的肚子疼了起来,抬头看看姥姥已经睡熟了,哎,忍吧!可不争气的肚子越来越疼,好像一把刀子在我的肚子乱捅,痛得我几乎叫出了声。这时,我想起了妈妈,要是她在身边多好啊!又想起了妈妈的叮嘱,对我来说是多么重要啊,母爱是多么珍贵啊!
现在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都把自己当作中心,不管母亲的感受。同学们,我们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试想一下,如果有个孤儿流浪在社会,有谁会对他问寒问暖,又有谁会关心他呢?
母爱犹如涛涛大海,母爱犹如一片天空,母爱犹如一个“避风港”,母爱犹如一洼温泉,让我们向冰心奶奶学习,珍惜母爱,回报母爱,赞美母爱吧!
冰心作品读后感 篇6冰心是少年儿童文学作家,今年在学校鼓励老师阅读的活动中,我借阅了一本她写的书——《冰心散文集》,读后我感慨颇深。这本书是由散文、诗歌、小说等堆积在一块儿构成的,分四个部门:一是旧事、二是寄小读者、三是有关女人、四是冰心自转。因为每一篇的篇幅都不是很长,所以我很爱读。渐渐地我发现了冰心奶奶写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独特之处——爱。她爱蓝天沧海,爱河流山水,爱花草树木?但他最爱的还是我们祖国的花朵。因为在她的眼里除了宇宙,孩子就是最美好的。在她的文章中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自然,在她的世界中到处都有爱的身影。
冰心一生的言行,她的全部几百万的文字,都在说明她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的爱心和对人类未来的充沛信心。她喜爱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经过历史积淀下来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她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喜爱玫瑰花的神采和风骨。她的纯真、善良、刚毅、勇敢和正直,使她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中国人民为有冰心这样的文学大师而自豪。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排比、对句等的适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冰心的爱,是博大的,深沉的,犹如她热爱的大海。冰心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或许正是大海的广阔胸襟,孕育了她“海化”的性格和博大的爱心。她爱玫瑰,不但喜爱玫瑰的.色、香、味,更喜爱它花枝上的尖硬的刺。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热爱生活。冰心深爱着她的故乡。无论是烟台八年,还是定居北京,无论是留学美国,还是旅居日本,故乡的影子都追随着她。从她的作品中处处可以找寻,如《我的故乡》《故乡的风采》等一篇篇文字,更是倾注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爱恋。冰心在漂洋过海,留学国外后,并没有像一些留洋学子一身洋装,一股洋味,她还是一个中国小老太太的样子。爱故乡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冰心这样认为。正是从爱乡开始,她以爱的力量关爱着这个世界。“世界是和平的,人类是自由的,只有爱,只有互助,才能达到永久的安乐与和平”。因而,冰心到哪儿都有她的朋友,她的朋友不分年龄,不分国籍。
冰心的爱更多地倾注于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身上。从“五四”运动时期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伴随世纪的风云变幻,她一直坚持写作近八十载,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学遗产。她为孩子们写作,长达七十多年,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冰心一生视孩子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她辛勤浇灌,培植祖国的花朵。她把自己的稿费,捐给了孩子,捐给了希望工程,可以说,冰心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许多人一提起冰心,便想起孩提时代受到她的教育、熏陶和艺术感染,便有一种纯洁一种温情。在我提笔打算写冰心时,问一个朋友,听到“冰心”,你想起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再寄小读者》《小桔灯》,一个慈祥富有爱心的人。”我,读着一段段轻巧的文字,似乎也带我走进了文章的最高境界——诗歌的天堂。把本不十分喜欢诗歌的我,静静地也爱上了这种文字,喜欢上了这种情趣。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小橘灯》是冰心奶奶的,我楞了一下,就细细地读起这本书来。
今天爸妈不在家,所以家里特别安静,在书桌旁只有我一人,不只为什么总觉得这本书特别有吸引力,冰心奶奶的散文写人幽婉状物轻灵,构成优美清丽的境界,她的散文还真情感人,还能以哲理醒人、警人,具有“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特点。既亲切自然,又温文典雅。
转眼间,夜以深了,也不知几点了,我有了一丝丝的困意。但这本书我百看不厌,她那优美的笔墨有很多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从看书到现在屁股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椅子,我站了起来,向窗外望了望,街上空无一人,偶尔会有几辆汽车经过。而我又回想起那本书,似乎发现了什么,飞快地向书桌前跑去,粗略地翻了几页,随后大声叫到我发现了“母亲,是母亲”她写给去世的母亲。她写给去世的母亲的文章有很多,小说、散文。后来在她的简介里有这样一句话“母亲杨福慈,朴实仁慈,思想开通。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是母亲替她铺垫了文学殿堂的大道。”哦,我这才恍然大悟。
在现在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母爱,在生活中一句问候,一个动作,看起来微不足道,而里面却充满了母亲对你的关心、关爱。
我想,冰心奶奶也是这样想的,在她心中母爱是万物不可取代的,正是母亲对她的童年时的熏染,才使她有今天的伟大成就。同学们,让我们珍惜母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