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奏鸣曲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作品27/2,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2年创作的独奏钢琴作品,别称“月光奏鸣曲”(德文:Mondscheinsonate)。这首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
这部作品,贝多芬自己称为“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Quasi una Fantasia)
K545小奏鸣曲
莫札特:C大调奏鸣曲,作品K.545 NobleMusicProject-古典午茶音乐:钢琴时光 莫扎特的作品C大调钢琴奏鸣曲(K545)这首作品是晚期1788年写成的,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小奏鸣曲,也是初学钢琴者必弹的,人人熟知的名曲。这首乐曲明朗可爱,技巧简易。可以看出,莫扎特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最完美的风格和对纯真音乐的理想。此曲共三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的主题甚至被用作轻音乐的主题。
1788年的莫扎特内心阴郁倍感无助,然而这首作品却有着天真无邪的透明乐章,无处不弥漫着纯真的童心,旋律极富歌唱性,优美而细腻,流畅而多变化,是一首甜美优雅的小奏鸣曲,技巧简单,返璞归真,旋律美妙,很受欢迎。
在他的作品中,即使是最令人感动的段落,或忧郁悲哀或饱含激情也都是和谐与合理的,他追求的是用一种完美平衡将一切对立矛盾融解的艺术境界。
六月船歌 六月船歌 施坦威-钢琴之王 钢琴曲《六月船歌》是由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柴科夫斯基根据诗歌中描写的波光粼粼、水波荡漾的意境,采用“船歌”体裁,并以之命名。
降E大调夜曲
降E大调夜曲 ClassicalArtists-世界名曲一百首
《降E大调夜曲》作于1830年,是肖邦夜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也是最明朗的一首,作品的风格明显地流露出传统夜曲的痕迹。这首夜曲具有典型的肖邦早期作品的风格,平易优美、 饱含诗意, 可见此时的肖邦已无愧于'钢琴诗人'这个雅号。
钟
Liszt:LaCampanellaS.141No.3(李斯特:钟) FranzLiszt;Yenlin-Liszt:LaCampanella(李斯特:钟) 《钟》是李斯特为献给德国钢琴家克拉拉、舒曼而作的钢琴曲集。《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六首中的第三首。李斯特的《La campanella》(《钟》)又名泉水, 作于1834年,钢琴独奏曲。
据记载,1831年3月李斯特在巴黎听了帕格尼尼的音乐会之后,对他精湛高超的创作和演奏技艺惊叹不已,决心要成为钢琴上的帕格尼尼。翌年他创作了全名为《依据帕格尼尼的“钟”而作的华丽的大幻想曲》。《钟》即以此曲为基础而写成。
小星星变奏曲
小星星变奏曲 ClassicalArtists-越听越聪明3:莫扎特效应
《小星星变奏曲》是莫扎特于1778年所创作的钢琴曲。原题直译的意思为在法国歌曲《妈妈请听我说》基础上创作的12段变奏曲。其变奏曲的第一段,后由英国女诗人Jane Taylor配以歌词,成为广为人知的《小星星》儿歌(TwunkleTwunkle Little Star,一闪一闪小星星)。
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FürElise) ClassicalArtists-世界名曲一百首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1]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
贝多芬创作这个作品的灵感,是来自于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孩。她为了帮助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实现看见森林和大海的愿望,而四处求助别人。贝多芬为此非常感动,特地在圣诞夜为老人演奏了一段美妙的音乐,听着听着,音乐让老人看见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于是老人满意地合上了双眼,不再有孤独和悲怜。之后,贝多芬便将这个曲子献给善良的姑娘爱丽丝。
土耳其进行曲
土耳其进行曲 RichardClayderman-理查钢琴王子3 《土耳其进行曲》,为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的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KV.331)的第三乐章,又称为 Alla Turca(土耳其风回旋曲)。于1781-1783年间在慕尼黑或维也纳所作。
很多人都以为《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写的一首钢琴小品。实际上,它是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这首乐曲之所以成为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代表作,是由于其三个乐章都很成功,有趣是第三乐章的独特而别致的风格,更是前两乐章所无法比美的。这首钢奏曲是作曲家于1778年在巴黎写,当时他才22岁。
命运 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中国交响乐团-中央乐团1956-1996历史性录音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代表作品之一。
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曲中的第一乐章以音乐中,以短—短—短—长的节奏动机开场,据说,贝多芬曾将四个音的动机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因此被成为“命运动机”。暴风雨奏鸣曲
暴风雨奏鸣曲 《暴风雨奏鸣曲》是由著名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撰写,本作品与以前(楚楚baby是什么梗?楚楚baby这个梗就是出自抖音上面一位叫辣目洋子出演的搞笑视频,这个视频里面,辣目洋子饰演的是一个非常火的网络主播,名字叫“楚楚baby”。然而楚楚baby却因为太火了,所以遭到歹徒的绑架,绑匪看到本人不相信这个就是楚楚baby,之后把手机拿出来打开美颜和滤镜,结果发现,她就是所谓的“楚楚baby”这个梗也就是用来嘲讽那些见光死的网红,不管在直播面前多么的好看,看到本人之后竟然都不认识了。)的“悲怆”型作品有些不同的气质,正是贝多芬耳病加重,个人生活中又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写下了遗言,曾想到死去的时刻,人生、艺术、理想、现实,肯定都是他思索得很多、很深的题目。爱之梦 爱之梦 ClassicalArtists-FeaturedOfWorldClassicalMusic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Liebestraum)。原来的歌词,分别作为钢琴曲的题诗。原来的歌曲作于1845年,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乐深情婉转,抒写弗莱里格拉特诗中的意境。
天鹅 天鹅圣桑
《天鹅》是出自夏尔·卡米尔·圣桑管弦乐《动物狂欢节》的第十三曲,作于1886年,用两架钢琴和管弦乐队演奏,乐曲的副标题叫做“大动物园幻想曲”。这部作品是作者专为自己闹着玩儿写的,由于其中引用其他作曲家的一些曲调,大都经过并非善意的改动,常常带有讥讽的意味。
因此,当作曲家在世时,除了1887年2月在巴黎秘密为他的朋友演出过一次外,圣桑禁止在他生前演奏或出版这部作品,惟独其中的“天鹅”一曲可以例外。
悲怆 悲怆奏鸣曲 RaduLupu-古典名曲 《悲怆奏鸣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798-1799年初创作的,该作品阐述了贝多芬二十八九岁时对于生活的记录。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可以说是完美的音乐典范————它是日记式的生活状态的反映,而贝多芬在他的音乐声中告诉我们,他已超越了现实,摆脱了尘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
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 李云迪-红色钢琴
任光与聂耳为百代国乐队写了一批民族管弦乐曲灌制唱片,《彩云追月》就是其中的一首以管弦乐重新编曲的优秀作品,成曲于1935年。
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配器。乐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进,竖笛、二胡的轮番演奏,弹拨乐器的轻巧节奏,低音乐器的拨弦和吊钹的空旷音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另有根据词曲填词的同名歌曲。
浏阳河 浏阳河 李云迪-红色钢琴 《浏阳河》是一首中国经典民歌,由徐叔华作词朱立齐、唐璧光作曲,创作于1951年。这首歌自创作以来,广为流传,分别有多位演唱家,如蒋大为,李谷一,宋祖英等,以不同方式及风格进行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