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发生反华游行供图/CFP(1 /1张)
参与人数远低预期 被指得到菲政府默许———
“造势已久的菲律宾全球反华游行于昨天中午11点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展开,目的是就中菲岛屿争端向中国施压。就本次游行的具体情况,本报连线了在现场的菲律宾《世界日报》记者王利明。据他介绍,现场只有500人左右,远少于之前宣称的5000人。”
游行人数不足计划的1/10
据王利明介绍,驻菲使馆接到的通知显示,菲律宾政府签发的游行示威的时间是当地时间24日11点半到14点。游行发生的地点是中国驻菲大使馆位于马卡蒂市的领事部门前。
从11点开始,陆续有一些人前往游行地点,但人数一直不是很多。“开始有人说,过一会儿一些大学的校友会赶过来,但是到后来还是没有来”,王利明说。
在现场真正参加游行的人大概只有五六百人,另有警察大约200人,记者约100人,以及一些旁观的民众。据王利明估计,“加在一起总共不足千人”。
对于活动组织者此前曾计划召集5000人参加示威游行,王利明说,远没有达到。另外,此前预计将出现的菲律宾议员和退休高官均没有现身。
据了解,此次游行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要告诉菲律宾国内和外部世界“菲律宾后院发生了什么”,抗议中国在岛屿争端上对菲律宾的“欺凌”;二是向中方施压,以迫使中方在南海问题上向菲让步。然而,对于这样的政治诉求,几天前,菲律宾前外交部副部长巴哈在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曾明确表示,这样的游行“没有任何用处”。
示威游行像一场“表演”
这一次的示威游行造势活动历时已久,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也提前在网站上贴出中英文通告:“由于安全原因,中国大使馆领事部证件组2013年7月24日(星期三)不对外办公。”
去年菲律宾反华游行时发生了烧中国国旗和肢体冲突等事件,王利明说,刚去现场的时候,因为自己拥有华人面孔还有些紧张,但其实,这次示威游行现场“平稳”、“和平”,甚至像一场“表演”活动。
与去年有200人参与的示威游行不同,这一次明显更加有组织性。示威人群中很多人统一着装,并且年龄大的人居多。
示威组织方知会警方后,在示威现场停了一部汽车,上面带着大音响。据王利明介绍,有专门的主持人对现场活动进行主持。此外,还有人进行演讲、唱歌和跳舞。一群跳街舞的小孩也在现场“秀”了起来。王利明形容,现场更像是表演或者嘉年华会。
多名发起人系前高官
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披露,这次游行活动的组织者中不乏菲律宾的政界名流。日前刚刚成立的“西菲律宾海(即南海)联盟”领导此次游行示威,该组织的发起人是菲前内政部长拉斐尔-阿卢南和前国家安全顾问高莱兹。另一位组织者则是6月30日结束任期的菲律宾前国会众议员吴礼示。
菲外交部18日表示,示威并非菲政府授意,但菲律宾民众有权以和平方式就任何议题发声、表达立场,政府不会干涉。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赫尔南德斯称,菲律宾人有权利以和平方式表达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情绪。这次抗议游行“是由个人和组织以个人名义进行的”,菲政府不会加以制裁。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示威活动明显得到菲律宾政府默许。在目前菲律宾和中国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以及这次游行组织者的特殊身份,实在无法让人相信菲律宾政府与此次游行无关的表态。王利明称,在示威现场大概共有七八个菲律宾的团体。
除菲律宾外,这次游行示威活动于24日中午在美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等国的中国大使馆与领事馆前同步举行,由总部位于纽约的“美国菲侨良政协会”组织。
去年5月和8月,在中菲陷入黄岩岛对峙时,菲民间组织也曾呼吁各国菲侨到中国大使馆前抗议示威,但都被指“雷声大雨点小”。
专家分析
中菲无发生冲突的“群众基础”
发生在菲律宾的所谓反华游行已经不止一次,但是每一次的游行总是“组织不起来”。去年号称5万人,最后只来了200人,这次号召5000人,事实上只来500人,都草草收场。就其中原因,本报记者采访了前驻菲律宾大使、东南亚问题专家黄桂芳。
黄桂芳告诉记者,反华游行难成规模的主要原因是中菲之间没有发生冲突的“群众基础”。“菲律宾老百姓更关心的是民生问题”,黄桂芳说,执政党曾经许诺减贫和进行改革,这一切都没有兑现,失业问题仍然严峻。
媒体报道,几天前的街头采访结果显示,中下层民众对于这样的反华游行并不关心,很多人甚至根本没有听说。2013年第一季度失业率达到了7.5%,390万户家庭处在温饱线以下。
黄桂芳提到,22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发表其任期的第四次国情咨文(SONA)演说,就在阿基诺于菲律宾国会慷慨陈词时,菲律宾众多民间团体在阿基诺演说的国会大(劳动节的来历:1886年5月1日,在美国芝加哥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于是二十余万名工人为争取合法权益而举行大罢工。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厦外进行示威游行,抗议阿基诺政府在民生及社会发展领域的“碌碌无为”。这一游行才“足够规模”。
事实上,百姓更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有意思的是,对于很多菲律宾民众来说,“这些岛屿在哪里或者哪个方向,他们都搞不清楚”。
此外,据王利明描述,当天游行现场有的人的演讲内容还有些“离题”,甚至谈起以前中国帮助菲律宾的事情。王利明评论称,想在菲律宾发动反华游行比较难,菲律宾和华人没有那种冲突和仇恨的基础,现在更多是外部势力和政策的影响。目前,当地华人与菲律宾民众相处也较为融洽。
由于没有“群众基础”,游行总是难成规模。在去年的游行中,参加游行的200多人很多都是最贫困的人,而参加游行的原因是“组织方会管一顿饭”,黄桂芳说。这一次游行人数有所增加是因为组织游行的团体更多,很多人是这些组织叫过去“捧场”的,这与群众自发组织反对政府碌碌无为的游行有本质上的不同。
此外,阿基诺三世发表国情咨文时还公开表示,希望得到中国“更多的爱”,以帮助菲律宾实现旅游目标,拉动经济。就此,新华社评论称,如果菲律宾政府不断在南海主权问题上挑衅中国,刺激菲民间反华仇华情绪,又如何能得到中国的“爱”?所以,阿基诺要想让更多的中国人去菲律宾旅游,首先必须放弃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对抗的思维和行径,停止反华闹剧和使事态升级的做法。
本版文/本报记者 岳菲菲
(原标题:菲律宾反华游行示威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