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人像摄影如何用光
2023-06-30 15:43:31 来源:
金风故事网
摄影是光的艺术,摄影要是没有了光就像画家没有了颜料一样,人像摄影中的用光尤为重要,我们不仅可以利用自然光对人物进行塑造,还可以利用人造光源来塑造人物。所以人像摄影主要就是通过用光对被摄人物进行表现,已达到表现不同主题,产生不同的效果的目的。1.巧用窗户光几个世纪以来,画家们都喜欢利用从窗户射进的阳光来画人像,因为这种光造型能力强,又有很好的投影。之后,摄影家们在室内拍摄人像,经常使用的也是这种光线。当你在窗户光的对面置一反光板来减弱光源所产生的阴影时,出现的效果是柔和而优雅的,对人物的脸部能起到轻描淡写的作用。这种用光对彩色胶片尤其适合,为许多人像摄影家所乐于采用。Tips:1.调整主体与窗户的距离能够解决这个人物照明不均匀的问题。2.在我们利用窗户光拍摄人像时,浅色色调的小房间比起大而阴暗的房间反射的光线多一些,因而背景也会更亮。3.反射光的强弱和背景的色调,可以用拉开或关上窗帘的办法来调节。摄影者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用不同状态的窗帘模拟出不同味道的直射光的效果。2. 散射光的妙用“最适宜表现拍摄对象”的光线才是最好的光线,实际上在表现局部环境和色彩反差较大的景物时,散射光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阴天、雨天时,室外的光线是非常柔和的散射光,用这种光线拍摄人像,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散射光的特点是均匀柔和,被照射的景物和人物没有明显的受光面,其带来的不足是画面平淡。因此室外散射光线有着优良的品质和不可忽视的缺陷,摄影师自觉的调配是创造能力的体现,也是创造的一部分。Tips:1.在利用天空光或环境光创造明暗面时,要细致选择光线的角度,要为人物造型服务。2.注意影调和色调的配制,突出视觉中心。3. 巧用侧光顺光的特点是能把被摄体的形态和颜色表现得非常到位。但顺光拍摄时被摄体侧面不容易产生阴影,缺乏立体感。而侧光是艺术摄影创作所多采用的手法,侧光能利用人物脸部或身上凸起的部位遮挡直射光线而形成阴影,表现出人物的轮廓构成明暗对比,有这些反差的存在看起来就生动活泼了,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Tips:1. 注意受光面与阴影面在画面上的比例,根据光源投射方向与相机拍摄方向之间的角度变化,调节受光面和阴影面的比例关系。2.要控制光的反差,光比不宜过大,特别是拍摄人像。3.在侧光下拍摄,如果光反差大,背景色彩杂乱,可选用大光圈,突出人物的形态,并通过虚实对比表达空间感和主题感。4. 尝试逆光拍摄逆光拍摄是摄影用光中的一种手段。广义上的逆光应包括全逆光和侧逆光两种。如果我们能将逆光摄影的手段运用得当,对增强摄影创作的艺术效果无疑是很有价值的。在逆光的场景下,人物的发丝会更明显、更漂亮,身体的边缘线也会呈现出来,整个人物会变的更立体。这也就是在摄影领域中,许多人喜欢逆光进行拍摄的一个重要原因。逆光拍摄时为避免出现“大黑脸”现象,可尝试使用“曝光补偿”来拍摄,也就是增加曝光量来让脸部更亮一些,但是这种方法,会提升整张相片的亮度,所以不但脸部变得亮一些,背景也会跟着变亮,而导致背景的细节有所丧失。比较好的方法,是使用反光板,将光线反射在人物的脸部,这样可以使图像整体得到正常的曝光。Tips:1.逆光拍摄时可以在物体周围产生耀眼的轮廓光,强烈的勾勒出物体的外观。2.拍摄花卉、树木等容易透光的主题时可以采取逆光的光位,被照亮的被摄主体会表现出更强的质感。3.当镜头中出现严重光晕的时候注意构图,轻微调整镜头位置避免耀斑覆盖被摄主体。4.逆光拍摄时会对影响自动对焦准确性,可以改用手动方式精确调焦。5.避免长时间通过取景器直视阳光造成视力损伤。5. 善用阴影正如英国摄影家弗兰克?赫霍尔特所说:“生活中的一切,无非是光和影,当你看到一束光线从窗户射进.你要立即想到其阴影,两者不是独立存在的。”既然摄影是“用光作画”,因而光线照射不到的阴影,必然也是作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在摄影创作中人们往往忽视了阴影的作用,甚至有意地避开阴影,但它仍然是许多摄影作品中一个生动的要素,摄影者只要稍加思索,就能创造性地利用阴影;从而改进摄影作品。Tips:1.注意模特的位置,避免斑驳的阴影,特别是在眼睛和鼻子周围。2.对于拍摄阴影中的人,我们需要多加的构图,这样才能找到我们最想要的效果。6. 光源远近光源越近,光线越柔和;光源越远,光线越硬。这是因为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近,相对的就越大,也就是越广;而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远,相对的就越小,也就是越窄。以太阳为例,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它本是一个相当广的光源!但是太阳距地球9300万英里(约1.5亿千米),只占地球天空非常小的一小部分,因此当阳光直射在物体上时光线就很硬。Tips:在室内用现有灯光拍摄人像时,可以通过改变光源与被摄体间距离的方法使照片的光线更加动人。7. 用光线来突出主体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在一幅照片中为了突出主体,通常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来体现。一般是把主体安排在比较明亮的光线下,不太重要的陪衬体安排在阴暗中。当然还有其他的光线照明手段。比如亮背景衬托暗主体,暗背景衬托亮主体等等。利用光线变化来突出主体是切实可行的,比较讨巧的办法。Tips:列举一些能够突出主体的立体形状、空间感和表面结构的光线条件:1.暗色的轮廓形状在淡色的背景上可以很好地被描绘出来;同样,淡色的体态在暗色的背景上会显得很清晰。2.富有表现力的明暗、物体表面上和谐的影调层次的交替变化,可以活生生地表现出实际的被摄主体。风景色影3种表现冷暖色调的意识与主题来自:实用摄影技巧 2天前 | 阅读原文风景摄影一直以来都是玩家学习摄影最喜爱的的题材之一,其中的学问也牵涉极广,可以透过基本的构图、用光技巧来进行了解,但其实我们也可以就自然本身所散发出来的条件,来为眼前的好风光增添魅力。像颜色就是属于风景最基本的必备条件,加上四季的变化,每个季节所呈现的色彩都不太一样,该怎么利用呢?一起看下去~暖色调的3种形成方式所谓暖色调,即能给人感觉到暖和、暖意、舒服的色彩。主要色彩指红、橙、黄色以及由它们构成的色调。暖色调象征太阳、火焰等,给人积极、热情、活跃、奔放的感觉。从色相、明度、冷暖、纯度等来定义画面色彩总体倾向。色调变化丰富多样,暖色调亦如此,下面我们一同分析一下暖色调形成的原因。暖光源的影响:在拍摄风景摄影时,日出、日落形成的光线为暖色调,在暖光源的笼罩下,被摄风景往往呈现暖调。固有色呈现暖色:物体固有色对色调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光线下,被摄体原有色彩为暖色,或大部分呈现暖色,拍摄出的作品必然为暖色调作品。暖调滤光镜的使用:运用暖调滤光镜拍摄风景作品,将呈现暖色调。 ▲光圈 F7.1,速度 1/200s,焦距 38mm,ISO 200。秋天到来,树叶变黄,整个色调呈现黄色,温暖的色调仿佛身临其境。冷色调的3种形成方式冷色调给人一种安静、平和、凉爽以及寒冷的感觉。主要色彩指蓝色、绿色以及黑色等构成的色彩。它象征着蓝天、大海、森林、冰川等。冷色调的形成方式如下。光源的直接影像:在风景摄影中,如风景笼罩在一片轻纱薄雾下、淡蓝色的月色中或冬季银白色的世界里,这些本身就在冷色调下的风景,都称为冷调作品。固有色的运用:固有色是决定色调最基本的因素。冬天叶落草枯则呈现出一片灰褐色调;蓝天白云下的深蓝色大海等,都是冷色调风景。正是这些占主导位置的冷色决定了画面的色调。冷色滤光镜的作用:在拍摄合适的风景作品时,使用冷色滤光镜,使画面呈现冷色。▲光圈F8,速度1/200s,焦距32mm,ISO 100。运用冷色滤光镜,在拍摄蓝天和水面时,显得格外深沉、宁静。对比色彩的运用在摄影画面中,为了使画面有着强烈的视觉力度和对比效果,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是打造最佳视觉效果的好方法。根据色环,我们把色彩对比分为弱对比关系和强对比关系两种。色环上相临区域内的色彩我们称之为弱对比色彩;色环上位置相对的色彩我们称之为强对比色彩。例如蓝色和黄色对比,就是一种强对比关系;再如,三原色中的红与绿、蓝与绿也是强对比关系。对比色彩的运用能产生醒目的、戏剧性的效果,吸引我们的眼球,刺激我们的视觉神经。对于任何色彩组合来说,色彩越鲜明,饱和度越高,对比就越强烈。▲光圈F16,速度1/20s,焦距169mm,ISO 400。作品为秋色坝上,根据人眼的视觉,它采用了冷色调作背景、暖色调作前景,冷色是远离的色彩,总让人联想起天空、海洋和开阔的空间;而暖色是走近的色彩,好像它要从画面中跳出来。整体画面有着完整的视觉效果。新手必学!3个拍出浅景深的技巧来自:实用摄影技巧 1天前 | 阅读原文Photo by ...-Wink-...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前清后蒙的相片,特别常见于人像相片,这些相片会被称为拥有浅景深的效果,那么对于新手来说,要拍出这种吸引人的相片有什么办法呢?手头上的器材又是否足够呢?让笔者于这篇文章一一为大家解答吧!问题:我只有一支18-55mm的套装镜头,能拍出漂亮的浅景深效果吗?当然可以啦!就算只是拥有一部入门的DSLR和套装镜头,新手也绝对可以拍出漂亮浅景深!只是了解3大拍出浅景深的方法便可以了!3大拍出浅景深的方法加大光圈使用长焦端相机、主体和背景的距离比例以上便是3个拍出浅景深的元素了,是否很简单呢?我们开始学习吧!技巧一:加大光圈使用大光圈便可以轻易制作浅景深,大光圈的意思不是一定要拥有f/1.4、f/1.8等光圈的镜头,就算是最大光圈值f/3.5的套装镜头配合其他2个元素一样可以做到,试试把光圈调到最大便可。一同来看看这三张相片,便会明白光圈大小的影响了:光圈f/2.8,焦点在豆腐仔,看到之后两个公仔也在景深之外。光圈收小到f/5.6,焦点在豆腐仔,看到中间红色的公仔也渐渐清楚。光圈进一步收小到f/16,焦点依然在豆腐仔,看到最后的Snoopy也变得比较清楚了!留意到真正拍摄时,若果要全部公仔也清楚,我们最好把焦点放在中间的红色公仔上,令前后的物件也尽量在景深当中。技巧二:使用长焦端假设同一光圈值,使用长焦能令景深更浅,例如:镜头A:光圈f/4,使用18mm焦距镜头B:光圈f/4,使用200mm焦距此时使用镜头B的景深会比镜头A的景深更浅,背景会更蒙。看看以下的比较图:相同光圈,使用50mm焦距,景深不太浅相同光圈,使用200mm焦距,景深会变得比50mm的浅!(留意背后的草丛)技巧三:相机、主体和背景的距离比例这个于文字上比较难理解,实际应用时意思便是:「相机尽量靠近主体,而主体跟背景又尽量离远」这样即使使用同一光圈值和焦距,有利用这条技巧的相片会拥有更蒙的背景。只是利用地下作背景,背景跟花朵不够远,景深不太浅利用道路作背景,距离跟花朵远,景深浅上很多总结技巧那么来个总结,例如我在使用原厂的套装镜头18-55mm f/3.5-5.6,要拍出漂亮浅景深,我们可以有以下操作:把光圈调到f/3.5,使用18mm焦距或把光圈调到f/5.6,使用55mm焦距按构图尽量靠近主体寻找一个角度,令主体跟它背景的距离很远拍摄这样你必(nmsl是什么意思?nmsl原本是骂人的词(母亲去世),被黑粉带节奏,翻译成了never mind the scandal and liber(永远不要理会谣言和重伤)。因此,不少网友原本不知道该词的意思,还都以为是一个正能量的好词。)定能拍出浅景深效果!问题:为什么我的光圈不能调到「最大值」呢?很多新手于尝试拍摄浅景深时也有类似问题,其实是他们使用的镜头不是「恒定光圈」镜头,非恒定光圈的变焦镜特色是「最大的光圈值」会按焦距的长短来改变,例如镜头标示的是18-55mm f/3.5-5.6,代表于18mm端「最大的光圈值」为f/3.5,而在55mm时「最大的光圈值」只为f/5.6,因此使用的焦距越长,光圈便越小。在这个情况,我应该用长焦距(光圈变小)还是大光圈(焦距短)呢?其实使用那个取向应该视乎当时环境而定(要远摄还是近摄?),其实两者也可。恒定光圈的镜头让你无论是在那个焦段也能使用最大的光圈感光元件也有影响要拍出浅景深,感光元件也会有影响-感光元件越大便越容易拍出浅景深,因此全片幅(Full-frame)的相机比APS-C/M43的相机更易令背景变蒙!希望各位能好好利用浅景深这个技巧,不要常常以为只有昂贵镜头才拍到啊!今天便开始试试吧!人像摄影师必读的6个小技巧来自:实用摄影技巧 1天前 | 阅读原文每一个人像摄影师都要面对被摄体细节处理的挑战,比如姿势、光线、构图等等。对业余人像摄影师来说,也许最容易犯的同时最严重的错误就是缺乏对人像背景及环境的表现。不仔细检查画面中环境的摄影师,拍出的照片中到处都是令人分心的东西。没有会买一张树枝从脑袋中间横穿而过的照片。这些令人分心的元素弱化了对主体的突出,直接有损于照片的销售。对于人像照片来说,拥有完美的姿势和光线,却仅仅因为环境构图的失败而绝对不能使用,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剧的呢?姿势和光线在人像摄影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环境构图拥有同样的分量,却常常被人忽略。要拍摄构图完美的照片,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 让模特充满画面人像摄影是关于人的,所以不要害怕拉近焦距!记住,拉近焦距并不等于只拍人脸。你可以让画面“紧凑”一些,拍摄模特坐在椅子上或依靠在树上的近照。2. 保持眼睛在上方三分之一处这是人像照片最自然空间布置方式。除非你刻意营造紧张的气氛,否则尽量不要违背这一原则。还有一个例外是当模特全身都位于照片的下三分之一处时。一个典型的场景,能够折射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成为情绪外化的有利衬托。当场景以人为主,以景烘托来烘托某种要表达的情绪时,眼睛就是一把利器。眼睛的存放位置在构图和视觉享受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3. 利用构图引导视线方向与其尽力消除坏境,倒不如善加利用。门前、拱门、窗户、露台都可以起到突出主体和强化视觉感受的作用。摄影从某种角度看,就是构图与光影两个部分的组合——仅仅从某个角度看是这样。我们来看构图,除了对画面中元素的比例控制,用构图来改变视角的变化,也是一种常被用到的手法,因其突破了我们日常的观看经验,往往带来别致的视觉体验。4. 创造背景虚化纹理重复一次,如果你不能消除会令人分神的背景,就要对其善加利用。让被摄体离背景远一些,并使用光圈优先模式,运用浅景深远离将背景虚化,创造出艺术化的纹理。这样不需要将那些有趣的东西移除出画面,也可以将模特从背景中凸显出来。5. 利用背景中的线条砖墙对人像摄影来说是完美的背景。墙面的线条增加了不少趣味性,不过也会分散对主体的注意力。记住任何延伸出画面及指向被摄体的“线条”都是非常有力的。6. 改变拍摄角度有时消除令人分心的东西,所需要做的就是简单地改变相机的角度。为了获得最佳的视角,努力改变相机和模特的角度吧。经常性地或左或右,或高或低地移动一点,你可以完全屏蔽掉那根令人分心的树枝或电线杆。当你开始注意背景细节时,你的人像摄影作品的销售就有了保证,让你的模特突出,并在构图中加入有趣的东西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