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介绍
2023-07-08 06:45:45 来源:
金风故事网
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于2002年9月开始筹建,同年12月19日获准设立,12月29日开业并首发上海银行信用卡(双币种),成为首家发行信用卡及成立独立信用卡中心的城市商业银行。 几年来,上海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创新、快速发展;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从自身特点出发,与时俱进,依托科技支撑,强化市场营销,完善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深化内部管理,强化风险控制,不断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挑战,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稳步上升,客户群体日益稳定,利润贡献度不断提高。伴随着上海银行跨区域发展的脚步,上海银行信用卡业务已在上海、宁波、南京、杭州、天津、深圳、成都、北京等八个城市全面推进,从原先的立足上海、逐渐发展到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在竞争激烈的国内银行卡市场中,信用卡已经成为上海银行的一张金融名片,在上海市场乃至全国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截止2009年底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资产达人民币22.22亿元,与2004年末资产相比增幅达8倍。信用卡累计发卡总量超160万张,贷款余额达人民币21.2亿元。2009年日均交易额约人民币3581万元,其中POS交易每日3.21万笔,单笔交易金额约人民币1006元;ATM每日3056笔,单笔交易金额约人民币1780元;累计POS特约商户6529家,POS收单交易量达民币311亿元。 信用卡业务数据 1、2002年12月29日,首张银联、VISA双币种卡发行 2、2003年9月2日,首张银联单币种卡发行 3、2004年4月22日,首张银联、万事达双币种卡发行 4、2005年4月16日,首张银联、jcb双币种卡发行 5、2007年11月30日,首张白金卡发行 6、2009年10月20(科比什么时候离去的?2020年1月26日4点,球星科比在加州坠机身亡,享年41岁,13岁的女儿也在这场事故中遇难。科比常年居住洛杉矶,有乘飞机参加活动和比赛的习惯,无奈当日机上5名成全全部确认死亡,一代球星就此陨落。)日,首张钛金卡发行 7、2008年3月18日,信用卡发卡量突破100万 8、2009年7月15日,信用卡发卡量突破150万 9、2009年9月,收单交易额突破200亿 10、2006年,宁波分行成立,并开始发卡,标志着上海银行发卡业务走出上海,迈向全国 一、"做大,更做强",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发展战略,短期内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树立品牌形象。 早在21世纪初国内信用卡市场就烽烟四起,各家银行纷纷大举进军信用卡市场。工行、中行、建行、招行、广发、深发等银行都已推出信用卡产品,外资银行对信用卡业务更是早已虎视眈眈。2002年,伴随着上海市政府制定的上海银行卡产业发展规划,上海银行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勇立潮头,确立了信用卡高标准、高起点的发展思路。 (一)发行初期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奠定了快速发展的基础。 2002年,自筹备到发行面清晰、互动性强的web操作界面;2005年年末,升级成为了客户一体化模式,在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和风控模式的同时,进一步简化了相关的操作工作。 为了实现申请文件的专业化处理,2003年建立了信用卡批量申请系统,有效的提高了信用卡申请处理能力;2005年7月,投产了影像流处理系统,实现了无纸化、流程化的申请处理流程,为大规模发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的进行市场营销,把握上海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特点,构建了授信查询系统,初步实现信用卡数据统计和深度挖掘。2006年"更新换代"为全面化、智能化的MIS系统,促进了精细化管理;建设催收系统,实现了逾期账户全覆盖、多层次、高效率、专业化管理。 及时引入"社会化信息平台",多渠道、多层面、多角度采集客户信用信息。由最初单一的资信调查方式拓展为资信公司征信、银联黑名单征信、刑事犯罪黑名单征信、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社会保障系统征信,充分利用了"社会化信息平台",以规避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同时重视风险评估,注意对案例的积累与分析,建立了本行黑名单信息库,创立了自我预警机制,强化风险的检测、预见与识别。 四、坚持收单与发卡并举,大力拓展收单市场,扩大中间业务收益。 伴随着全市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的积极推进,上海银行适时抓住机遇,短短几年,收单业务从复苏到快速发展,上海银行的POS收单业务不仅各项业务指标屡创新高,占据了上海地区相当的市场份额,,为上海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整体营销创造了新的突破点和新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点。上海银行收单商户数量、交易量和手续费收益等指标实现了每年翻番,上海地区7%的市场份额稳定在7%左右,而且在全国各省市联网交易中位居前列。 自2003年开始,上海银行首先拥有了永乐家电、家得利超市、中国联通和大众交通等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质商户,实现了业务的第一次飞跃。在此基础上,上海银行一方面巩固与已有商户的业务合作,探讨新的业务合作机会,同时加强POS业务在全行范围内的推广;另一方面密切了与公司金融部和POS专业化服务公司的联动配合,使POS业务发展进入了新一轮的良性发展阶段。随着市场渐趋饱和,对优质商户的抢夺异常激烈,在综合分析整个市场状态的情况下,上海银行采取了"抓大放小"的策略,在中小商户正常增长的基础上,调整人力物力,将精力集中于大型商户,陆续与百联集团旗下的百联世贸国际广场、好美家、携程网签订了POS收单业务合作协议,同时拓展了沃尔玛购物广场、新世界百货、华山医院、易初莲花、好又多超市等知名优质商户。收单业务的行业分布逐步扩大。 首先,在上海银行一直较薄弱的宾馆行业,拓展了一批新兴的宾馆商户,如锦江之星旅馆、莫泰168旅店等; 其次,在医院卫生领域,有10家以上医院与上海银行签订了社保卡绑定的合作协议,并有多家大型专业医院与上海银行进行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合作; 第三,随着外地劳动力社会保障卡项目的推进,上海银行也拓展了一批优质的药店商户,如余天成药业连锁、养和堂药业连锁、华泰药业连锁、信谊大药房等。 在传统收单领域开拓外,上海银行尝试开发收单业务新领域和新渠道,如支付易终端和Chinapay自助终端缴纳保费、电信网上缴费、网上交易第三方支付等。信用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