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29军并没有占地利多大的便宜,武器装备又落后。于是,3月10日、11日,29军与鬼子在喜峰口激战两天,鬼子自然攻不进来,但我军也伤亡惨重。很明显,这样硬顶下去,不是办法。怎么办?宋哲元军长决定,上酸菜!哦,不,上大刀队!你白天狠,我就夜袭;你远程有炮,我就近战肉搏;你火力强,我就上大刀片子。
就在3月11日,宋哲元决定派出大刀队,绕到敌后,对日军进行夜袭。当时,日军的部署是,喜峰口正面阵地是步兵,正后方的三家子村是炮兵,侧翼后方的营房村是作为机动部队的骑兵。大刀队要砍的,主要是炮兵和骑兵。时任29军37师109旅旅长的赵登禹,本来已在白天的作战中负伤,但仍然坚决要求带队夜袭,使得参加夜袭的500壮士,备受鼓舞。
赵登禹率领大刀队,兵分两路,左翼大刀队经走马哨,出潘家口至兰旗地、蔡子峪一带,袭击后杖子、喜峰口以北的日军步兵和骑兵宿营地;右翼大刀队出铁门关,经炮岭、闯王台至白台子、刺峪一带,袭击日军炮兵阵地。战斗同时在三家子村和营房村打响,鬼子的炮兵和骑兵,也同时遭了殃。
这帮如狼似虎的大刀队在夜袭时,只使用大刀和手榴弹,不仅把大量的鬼子被砍脑袋,而且还到处放火,大炮也被一一破坏了。有个年仅19岁的战士陈永,一个人就砍死了鬼子13人;赵登禹更猛,手刃鬼子60余人。多数鬼子是在美梦之中,稀里糊涂地成为刀下鬼的。
鬼子损失如此之大,主要是因为他们并未想到我军敢于发动远程夜袭,夜晚睡觉时非常松懈。一来是自大规模侵华以来,从未有中国军队敢于主动进攻,多是被动挨打;二来当时中国士兵由于营养较差,多患有夜盲症,鬼子认为不可能有中国士兵在夜晚还能看得见。
大刀队的总体战果,我方的记录是:“由赵登禹旅派队绕攻敌后,以大刀奇袭敌阵,斩获无算,经三昼夜之血战,毙敌逾三千以上,造成自‘九一八’以来北方战场首次之胜利。”日军编纂的《热河血战记》《热河战役战史第二部》等资料中也都承认,遭到大刀队袭击后,日军第二天不得不暂停了两个旅团的进攻作战,第29军完全达到了战役目标。大刀队就此深刻侮辱了大日本皇军,吓得他们此后睡觉都要戴上钢盔和铁围脖;第29军也由此一战成名,并催生了抗日名歌——《大刀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