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烈河
是承德人的母亲河
一湾碧水轻柔地挽起一脉青山
把一座小城装点得像一幅山水小品
像一首清丽的诗歌
邵百伶摄
在离武烈河老铁路桥不远处的河岸上
立着这样一块儿碑
碑上赫然刻着五个字儿
武列河清坝
五个字儿,两件事儿
“列”是不是个错别字儿
清坝又是咋回事儿
先说清坝
清坝,即武列河防洪坝,位于避暑山庄外武列河边。清坝分内外二坝,即康熙年间所建外坝与乾隆年间所建内坝(迎水坝)。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避暑山庄营建之初,为扩大避暑山庄的占地面积,保证山庄水源补给,保护山庄宫苑安全,防御武列河水泛滥,在北起沙堤嘴至今旅游桥一段建起了一道牢固的堤坝(外坝)。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又修建了德汇门至草市段堤坝(内坝),即“迎水坝”,并建石桥一座称“迎水坝桥”。
《承德府志》记载:“在府志东有二坝,各径十五丈,广四尺,穹九尺有奇…延袤十二里,甃石七层,广约丈许”。清坝高3.5米,选用长1.1米,宽0.53米,高0.5米的石条,外层用石条叠砌,石间以“银锭扣”连接。内层砌成虎皮石墙(现称浆砌石或块石),中是以糯米浆三合土(白灰、黄土、砂)填充夯实,上抹三合土成半圆弧形,两侧砌条石,也用银锭扣连接。堤下采用柏木桩固底,桩径平均8-10厘米,长1-1.4米,桩距15-20厘米,可以有效缓解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工程质量十分牢固。
1992年8月承德市人民政府立“武列河清坝”纪念碑。2008年8月在《承德市城市总规划(2008-2020)》总体要求下,将北起正阳酒店南堤岸,南止武列路,全长3.6公里的清坝,坝顶浇筑混凝土,上铺青石板,形成钢架木栈道和石材甬道两种形式的仿古景观。并将小南门桥至承德大桥段清坝以东侧边缘为基线,向东扩至武列河西岸,向西扩至武列路东作为历史建筑予以保护。
再说武列河的lie
武列河是从哪儿流出来的
???
武列河的主要支流有三:
一:发源于内蒙境内的固都尔乎山麓的固都尔呼河(又名十八尔台河),流经承德境内与发源自隆化和围场交界处敖包山西麓的鹦鹉河相交汇后,称鹦鹉河。
二:发源于隆化县境内茅荆坝森林公园的茅沟河(史称默沁河,也是现在一般所说的武烈河源)。
三:发源于现承德县北大山森林公园的玉带河(史称赛音郭勒河)。
这三条支流
在隆化县中关镇汇合
从此称为武列河
武列河流经承德市区后
最终于高新区冯营子汇入滦河
邵百伶摄
武列河咋就变成了武烈河?
武烈河,古称武列水,《热河志》称其为热河。据考证,清朝在承德兴建避暑山庄后,一直以“武列河”或“热河”称之,“武烈河”之称从未见诸文字记载。只是到了当代,承德市命名了“武烈路”以后,“武列河”才逐渐被“武烈河”这一称谓所替代。
所以,1992年8月承德市政府于武烈河清坝立“武列河清坝”纪念碑,还是用的“武列河”称谓。
2010年9月承德市双桥区政府于武烈河清坝承德铁路桥南侧立“锦古线武烈河铁路桥”纪念碑时,就用了“武烈河”的称谓。
其实,早在1963年修建的武烈河三闸,就已经写作“武烈河”了。
另外,据电视剧《打狗棍》编剧戴俊卿先生回忆,他小时候曾听一位居住在避暑山庄里的老学究说过,是当年的侵华日军把武列河的“列”改成了“烈”。如果真是这样,这可能和鬼子的武士道多少有点关系吧?
邵百伶摄
综上所述,武列河的“列”字变成了带四点水的“烈”,可能是有人故意为之,更多的可能是出于不经意的笔误,最后以讹传讹,“武列河”就变成了“武烈河”。
总之
不管谁对谁错
河里要有水
总归没有错
这样说来
武烈河
似乎更符合
邵百伶摄
在承德和“武烈”二字有关的还有个“东、西武烈岭”,位于承德通往平泉的老101国道上,岭上分别立有石碑上刻“东、西武烈岭”。东武烈岭又名仓子梁,西武烈岭,在266医院北面,过了岭就是双峰寺。现在的交通越来越发达,曾经是交通要道的“东、西武烈岭”也显出了几分落寞。
不知道武烈河和武烈岭
这两个名字之间
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也不知道
究竟是先有的山还是先有的河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自从有了这山和河
一条河就在两座岭之间
不知疲倦的流着、流着……
邵百伶摄
不管是武列还是武烈
今天市区段的武烈河
都是美得没法说
你有没有想过从前的武烈河
是个什么样子呢
一起看几张老照片吧
↓↓↓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承德,可见城外山脚蜿蜒流过的武烈河。(致谢拍摄者!)
▲武烈河上的承德桥(年代不详)致谢拍摄者!
▲上世纪40年代的武烈河(致谢拍摄者!)。
上世纪30年代,承德街草市一带曾建有船运码头,码头立有石碑,刻有“官渡”二字。码头从草市大坝头一直延伸到南菜园子。在这段长长的河岸上,有大货船、小货船,还有带着苇棚的客船。经常停泊的来往于关内关外的船只有上百艘之多。
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告诉我们
原来武烈河真的曾经是一条很烈的河
它的水量之大是可以用来做船运的
只是不知当年它是只在汛期才通船
还是一年四季都可通船
致谢拍摄者!
今天的武烈河
如果没有橡胶坝拦着
枯水期已经变成了一股涓涓细流
生活在河两岸的人们
经常会想起武烈河夏天的一个场景
发大水
是啊,现在的武烈河
好像有多年没有发过大水了
武烈河给人记忆深刻的两次发大水
一次是1962年
据说那次大水漫过了清坝
到了武云桥边
最近的一次是1994年
图片来自网络 致谢拍摄者!
1994年7月12日凌晨至13日上午9时,承德市全市24小时连降暴雨,大部分地区日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大量集中降雨造成山洪暴发,武烈河水位急速上涨,致使大桥损毁。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拍摄者!
大水滔滔气势磅礴
发洪水的武烈河还有一点儿武烈海的架势
但它的破坏力也是很大的
我们回忆大水的同时
也希望这样的洪水不要再来
邵百伶摄
除了洪水
武烈河近年也曾出现过河道断流
其中在2000年
曾因武烈河断流
导致避暑山庄湖区干涸长达68天之久
希望我们的母亲河
我们的避暑山庄湖区
永远水量充沛碧浪清波
邵百伶摄
如今,在武烈河双峰寺段,一座水面800万平方米,总库容1.37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已于2019年5月31日下闸蓄水。将有效地调控和保障市区的用水,武烈河市区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从双峰寺水库坝址至武烈河入滦河口24公里(云南的简称:云南的简称为滇。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省会城市是昆明,东部和贵州、广西为邻。)的市区河段,正在逐步形成200米宽、24公里长、水面湿地面积480万平方米的武烈河水生态景观长廊。
邵百伶摄
水
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爱我承德爱我母亲河
从你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邵百伶 摄
编辑:百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