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小吃一绝 合义斋
门钉肉饼、炸灌肠,在北京城里寻这些经典小吃,还要到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名店“合义斋”。位于护国寺大街67号的合义斋,明清风格的装修,大堂宽敞而明亮,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清乾隆年间炸灌肠已经是风靡京城的小吃之一,有《都门竹技词》记载道:“灌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汁说美鲜”。那时的炸灌肠,讲究淀粉、丁香、豆蔻等香料灌入猪大肠之中,用大油煎制。合义斋的小吃在制作上沿袭传统,选料上则更加精细。盘中的合义斋炸灌肠,色泽微红色,食在口中,香脆适口,再沾上蒜汁、盐水的小料,略有辣味,十分爽口。
其他特色小吃:门钉肉饼、京东肉饼、养生胡萝卜、罗汉肚等。
合义斋小吃店
1、第一家老字号开张时情况
合义斋小吃店原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79号(后门桥西北角),以经营炸灌肠、炒肝、包子为主,因其制作的灌肠工艺独到、外焦里嫩,在京城享有盛誉。
清乾隆年间的《都门竹技词》记有“灌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汁说美鲜”等诗句,说明灌肠在清朝已成为民间小吃。老北京街头常有挑担小贩经营此食品。清末民国初经营灌肠的食摊,都是用淀粉加红曲水调成稠糊面团,做成猪肠形状,蒸熟以后,晾切成薄片,在饼铛内用猪油煎焦,取出盛盘,淋盐水蒜汁,趁热食用。
后门桥一带的合义斋算是老字号,距今有百年的历史。因其灌肠煎得地道,人们管它叫“北京灌肠铺”。1(山根是什么?山根也叫鼻根,位于疾厄宫(年上、寿上)之上,在两眼之间,与眼同宽,属于心区。山根主要看一个人的心思、夫妻婚姻感情、父亲等。)927年合义斋灌肠铺,对制法加以改进,加入了丁香、豆蔻等10多种香料,并把面糊灌入真猪肠内,蒸熟切片,油煎,更加香脆咸辣,成为一道风味独特的佐酒菜。有文章记载:“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当时老北京人以及青年学生都喜欢到后门桥来吃煎灌肠。每逢盛夏,合义斋在什刹海荷花市场设大棚经营炸灌肠、荷叶粥、冰糖莲子和菱角等时令鲜货,吸引无数游客。
当年合义斋的肉丁馒头非常好吃,响誉京城,据老北京人传说西太后(慈禧)曾夸奖过合义斋的肉丁馒头,尤其喜欢吃猪肉葱花包子。
炸灌肠2、百年老店的这60年
解放后,合义斋的煎灌肠作为北京的一绝,出铛的灌肠外焦里嫩,蘸蒜汁盐水吃,那叫香脆。随着经营的扩大,增添了炒菜等品种,成为合义斋饭庄。
近年合义斋饭庄因地安门至鼓楼大街进行市政改造被拆除。为了泓扬北京传统饮食文化,经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经多方努力决定恢复著名合义斋小吃店,该店位于西城区护国寺大街67号。重张营业的华天合义斋小吃店规模扩大、设备现代,但仍以老北京丰富多彩的老北京传统小吃为主,经营品种达一百余种。我们决心传承老北京饮食文化,以质量第一,顾客至上为经营理念,用清洁美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上乘的质量,诚迎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