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是黄石公,其余四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山四皓,分别为东园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和夏黄公。
1、黄石公
黄石公是秦汉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在三试张良后,授与其《太公兵法》。后来,张良凭借这部兵书,助刘邦夺得天下。
黄石公与商山四皓合称为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这几位高人各个身怀奇才,不愿参与各方纷争,而选择了隐居山林。黄石公本来(oc是什么意思?oc是指原创角色,original character的缩写。oc还有更多方面的意思。)是秦始皇父亲的重臣,之后在秦始皇登基之后,不满其独断专行而退隐山林。
2、东园公
东园公是商山四皓之一,是战国时期的襄邑人,在秦末汉初时成为了著名隐士。在江苏省山西南有一东村,就是因 东园公 隐居于此而得名。
据说,在该村中有一个东园公祠,在门楼正面书 东园公祠 四字楷书大字,背面横额为 商山领袖 四字。
3、绮里季
绮里季与东园公、夏黄公、甪里这四位被称为商山四皓,他们因避秦乱隐居山林。刘邦因为宠幸戚夫人而打算另立太子,吕后找张良商量之后,张良便请出商山四皓出面。
之后,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请去,奉为上宾,刘邦便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足见商山四皓的地位有多么重要了。
4、甪里先生
甪里先生周术,与商山四皓其他三位,本来是秦始皇时期的官员,后来他们隐居山林。之后刘邦想要另立太子,被吕后请出山,讽谏刘邦不可废太子。
5、夏黄公
夏黄公,因隐居夏里修道而得名,曾是秦朝时期的博士,后来回到故里过上了隐居生活,并在鄞西一带行医。
《史记》中记载,刘邦多次邀请四人出仕,都被他们给拒绝了。之后,因废太子事件,他们被重新请出山,后因汉惠帝继位之后,大权落入吕后手中,商山四皓感到报国无望,又重新归隐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