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30日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方呼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从巴勒斯坦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放弃暴力,承认以色列,接受巴以间已达成的协议。中方为何在这个时候发出了这一呼吁,会对巴以局势产生积极影响吗?哈马斯有没有转变立场的可能?本网记者张娟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殷罡。
殷罡认为,中方这次表态和中国政府过去的立场是一致的,只不过这是中方第一次单独地、明确地做出这种表态。而中方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时机,主要是考虑到巴以目前的局势。
“因为以巴关系中,承认奥斯陆协议,承认对方生存的权利,放弃暴力,在和平进程的路上走下去,这对以巴双方来讲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哈马斯政府成立已经几个月了,但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表态,如果僵持下去的话,显然以巴和平进程就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而且巴勒斯坦内部也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这对巴勒斯坦的利益来讲是一种严重的危害,对地区和平、以巴关系发展也是一种危害。所以我觉得中国政府在这个时候做出表态是理所应当的,而且同时还表明中国政府单独做出这样明确的表态,就是实现了国际社会各个主要国家,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现在在对哈马斯基本要求上已经完全达成一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殷罡说,除此以外,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巴勒斯坦外长此次到北京参加中阿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而且有机会和中国领导人见面,这是中国领导人面对面地劝说哈马斯领改变立场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殷罡还指出,中方这次向哈马斯明确提出三点要求,也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解决国际问题的态度。
那么,对以“消灭以色列”为宗旨,凭借“武装抵抗”发展壮大的哈马斯来说,能否接受中方的建议,改变自身的一贯立场呢?殷罡认为,难度很大。
“如果它作出这样的转变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就是说哈马斯对外政策,至少是对内政策上,已经做出了根本的转变,可以说,它已经不是哈马斯了。做出这种转变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困难的地方在于哈马斯内部也不是统一的。哈马斯内部存在着境内派别,就是实际上在巴勒斯坦境内担负一些政治责任的这样的派别,比如现在的总理和外长;还有一些境外的派别,比如在叙利亚活动的哈马斯的政治领导人;还有一些代表着仍然被关在监狱里的几千名哈马斯成员利益的监狱派别。达到内部的统一是很困难的。如果真的接受的话,也很可能是某一派别的哈马斯能做到这一点,那样又意味着哈马斯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分裂。”
照这样看来,是否意味着中方的呼吁很难起作用呢?殷罡认为,中方发出这一呼吁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中国做出这样的表态毫无疑问可以使哈马斯非常明白无误地了解到这一点,意识到这一点,(垃圾分类顺口溜:干湿要分开,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绿厨厨,黄其其,红危危,蓝宝宝。可回收,丢蓝色,有害垃圾丢红色,厨余垃圾是绿色,其它垃圾用灰色。垃圾多,危害大,分类摆放人人夸。)就是自己除了改变自己的政策,接受国际社会共同的要求以外,其它的出路是没有的。”
殷罡认为,在压力之下,哈马斯势必会表现出一些灵活。一旦哈马斯接受了这样的要求,做出三点转变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中东和平进程会出现一些变化。
“因为如果做到了这样三点,以色列就没有理由再拒绝跟哈马斯接触,双方可以坐在一起。哈马斯作出这样的转变对中东和平进程和以巴关系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好处的。”
不过,巴以问题也不会这么简单。殷罡担心的是:即便哈马斯作出了转变,巴勒斯坦内部,也就是哈马斯和法塔赫的权力之争也还会持续下去,在巴勒斯坦内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的情况下,中东和平进程大体上还会按照原来的轨道进行下去,也就是说以色列单边撤离还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