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建楼变高价房”追踪
公明楼村社区在生态保护线内毁山砍林,大兴土木,形成了深圳规模最大的违建群,高价对外出售牟利。被曝光后仍组织几百名工人顶风抢建(详见本报前昨两日报道)。
昨日,光明新区土地监察大队向公明街道执法队下发督导执法通知书,要求执法队立即查处该巨型违建。在公明执法队的通知下,楼村统建楼暂时全面停工,但并未落实“四清两断”政策。
楼村居民代表则称,楼村社区书记陈东华以为居民建安居房为幌子,抢建巨型违建高价售卖牟利,几亿利润进了其个人腰包,社区集体没有一分钱入账,村民们呼吁纪委严查。南都记者调查发现,楼村统建楼收支确实没有纳入社区收支项目。
陈东华没有正面回应上诉指控,只是表态称,欢迎政府调查,他会全力配合。目前区纪委已介入调查。
楼村统建楼或将没收
对于楼村统建楼顶风抢建的行为,公明街道执法队综合室副主任冉升不断感叹,“真是太嚣张了,难道没有王法了!”冉升说,公明街道开发较晚,经济相对落后,以前大片土地没有利用好。新区成立后,街道发展较快,导致一些社区抢建违建,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执法队对楼村社区抢建违建也深恶痛绝,正在研究如何处理其统建楼。
冉升介绍,公明街道执法队很可能将借鉴其它地方的处理方法,对这片巨型违建施行没收处理,通过法律手段收归政府所有,然后作为保障房,提供给有需要的居民,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冉升承诺将立即研究相关资料文件,作出适当的处理方案。
昨日下午,南都记者再次来到楼村统建楼,发现这片占地十几万平方米的大工地静悄悄的,没有任何施工的迹象,只留下少数几个工人看守工地。工人们说,公明街道执法队昨日一早就通知了楼村社区,让先暂时停工几天,以躲躲风头。他们在工棚里休息待命,随时打算继续抢建违建。
不多久,公明街道执法队有名队员过来巡查,其执法车上的文件显示,光明新区土地监察大队昨日向公明街道执法队下发督导执法通知书,要求执法队立即查处该巨型违建,上面有多位光明新区领导的批示和签字。
这名执法队员介绍,他负责楼村社区查违工作,之前也多次接到投诉前来查处,要求工地立即停工,但楼村社区置之不理。
楼村私占国有土地搞违建?
楼村社区位于公明街道西部,占地36.8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福田区的面积,是深圳最大的社区。
昨日,公明街道办相关知情人士透露,楼村统建楼不仅在生态线以内,还强行私占国有土地。2004年,深圳市搞农城化改造,实行转地,一次性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当时楼村有一半以上的土地被收归国有,政府给楼村的征地补偿款很高,有七八亿元。楼村统建楼所在的位置以前是古荔枝林,也是被征收的核心区域。
该人士称,2006年,楼村趁着国有土地管理比较混乱,有些土地并没有真正收归国有的空当(殇是什么意思?殇是个汉字,意思是未成年夭折或为国战死捐躯的人,这个汉字多用于悲痛的环境下。),强行在那块区域开山毁林,造成实际占有国有土地的既定事实,再加上相关部门管理不细致,导致楼村逐步吞噬国有土地,占地规模越来越大,达到十万余平方米。
有不少楼村居民证实,之前村民要求公开统建楼项目详情,但遭到楼村社区书记陈东华的嘲讽,陈东华说统建楼项目没有占用集体土地,那里是国有土地,楼村居民没有资格了解。
昨日下午,南都记者在工地看到,整个项目依山傍水,前面有河流,旁边就是浓密的荔枝林和多座水库,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在距离统建楼不远处,竖立着一个国有储备用地的石碑,上面写着编号A 0 M1 1 - 0 2 3,占 地 面积有294.56亩。石碑上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占,下面还留有2个24小时举报电话,落款是公明办事处。
楼村统建楼是否强占国有土地?南都记者多次拨打举报电话,没有人接听。公明街道执法队相关人员回复,可能涉嫌侵占部分国有土地,具体还没有调查。
社区书记被指强占集体资产
楼村社区书记陈东华,从社区治保队长任上杀青,27岁就当上楼村社区书记,是当时公明街道最为年轻的社区书记。但在众多楼村居民的评论中,陈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很多村民说他就像“一个土皇帝”。
外嫁到附近社区的陈女士称,陈东华非常强势,在做治保队长时,就对居民态度凶悍,在楼村4个片区3000多原居民中,只有他能摆平各方势力,“村民都有点怕他,很少有人敢公开批评他,不然就要遭打。”
让村民意见最大的还是陈东华强占集体资产。村民代表陈先生称,6年之前,国家将数亿的征地款拨到了楼村社区,但陈东华没有将其放入集体账户,这笔征地款不翼而飞,居民们多次讨要无果。陈东华解释,这笔资金拿来发展集体经济,搞统建楼给村民们住。
村民代表介绍,这笔巨额资金变成了加油站、网络公司、消防公司、统建楼等项目,但这些项目都挂靠在一家叫仁和的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就是陈东华,被他一个人据为己有,村民们多次上访反映情况。
昨日,南都记者拿到的楼村社区财务公报上显示,楼村统建楼等项目确实没有纳入社区项目,全部变成了私人开发商所有,其上亿元卖楼所得也不见踪影。
最大违建成其政绩
居民们反映,陈东华任内曾主导修建了4栋专门安置贫困户的高层住宅“沁园楼”,楼高十余层,但大多分配给并不符合贫困户要求的居民,很多是他的亲戚朋友。
“申请到房子的人都是本来就有房有车的,我姐姐没工作没房子,申请了这么多年一直被拒绝。”张先生称,他们曾向宝安区政府和宝安区国土局等单位反映,但遭到陈和村委干部们的呵斥。
一方面是居民抱怨无法得到应有的收益,另一方面楼村居委会高调推进一项项大型工程,行事高调的陈东华曾当选为深圳市十佳杰出青年。在其先进事迹介绍中,重点宣传了陈东华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房地产业(楼村统建楼),以房地产业促进商业、文化产业、第三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不断扩大社区居民创业就业机会,实现双赢。
村民们说,在楼村统建楼项目中,陈东华名利双收。与陈东华打过多次交道的一位企业主私下透露,“他看起来很低调,但实际上非常要面子,事事都要讲排场,争第一。”在某项他参加活动的现场,他曾大手笔包了10辆大巴,动员数百村民到现场为其助威,助威居民统一穿着,仅每人身上的某顶级体育品牌服装就超过千元。
此外,2010年元宵节期间,楼村社区大阵仗一次性花费20余万元放烟花,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外界普遍关注。在每年的中秋晚会、社区体育联赛等频繁的社区活动中都花费惊人,而且陈东华每次都会高调亮相,并邀请公明政商界名流捧场。
区纪委介入调查
昨日,楼村社区居民强烈要求陈东华公开楼村统建楼项目,比如工程项目造价,资金来源,售楼登记人等信息,还要求公开所有社区账本,基建设施账本,公开楼村统建楼发展商一切资料和所谓的合作合同。
南都记者了解到,媒体连续报道楼村统建楼事件以后,已引起光明新区领导高度重视,新区纪委已正式立案调查。公明街道办称,楼村社区部分原居民因统建楼分配问题引发矛盾和纠纷发生后,公明办事处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四个工作组,负责楼村四个片区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深入社区听取村民意见,及时化解社区群众的过激行为,消除社会不良影响,维护楼村社区和谐稳定。公明办事处将全程跟踪、监督整个事件的处理,同时,办事处纪委等部门也已介入调查,现该统建楼已被叫停。
采写:南都记者 成希 李晓敏
摄影:南都记者 徐文阁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