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国新任驻美大使秦刚抵达美国,正式开始了其驻美大使的相关工作。一般来说,两个国家建交之后,都会互相在对方的首都或者国内的重要城市修建大使馆,并且互派大使。这种驻外大使是本国国家政府派遣到他国的最高外交代表,其主要负责的是与派驻国家的联络以及交涉工作,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并且采取合法的手段调查所派驻国的情况,维护本国以及(七大洲八大洋都有哪些?七大洲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八大洋分别是:西太平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印度洋、南印度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冰洋。)本国国民的利益。因此对于许多大国来说,互派大使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新上任的驻美大使秦刚在正式出使美国之前曾经担任过中国的外交部副部长,如今调去做中国驻美大使,足以显示我国对于中美关系的重视以及诚意了。正如秦刚在驻美使馆大使欢迎词中写道,中国驻美使馆坚持致力于同美国各界加强交流、沟通以及合作,促进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可是反观美国,却迟迟不见新任驻华大使的影子。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据悉,自从前任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于2020年10月离开北京之后,美国驻华大使的职位就一直空缺,而今随着中美关系逐渐变得紧张,外界的猜想也是越来越多。此前有报道表示,美国前驻北约代表伯恩斯将会被指派为驻华大使,但这一提名却迟迟未能公布,更加不知道何时能够通过参议院的确认。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社科院的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目前看来,拜登政府比较希望通过更高层级的副国务卿等和中国进行直接对话,而非按照过往的模式通过大使来进行沟通。他认为,当下的中美关系比较敏感,复杂,而大使仅仅只是本国政策的执行者,在很多问题上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可能要等到更高层级的问题 “定调”之后再决定。
其次,从美国当局政府对中国的态度来看,一直不确定驻华大使的人选或许是想以此作为筹码向中国外交施压。不管是之前的特朗普,还是如今的拜登政府,美国各界似乎都已经对打压中国达成了统一的意见,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及其盟友不断地在我国南海周边举行军事演习,并且还怂恿其他国家发表干涉中国主权的言论,借此挑战中国的底线。与此同时,美国的许多政府高官,比如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等也在近期频繁地拜访中国周边国家,试图对中国进行所谓的 “外交围堵”。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国可能会从各个角度去对中国进行“挑衅”,此次派遣驻华大使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除此之外,这种情况可能和美国政府的效率低下有关。虽然美国政府官员的任命是由国会审批以及总统提名来决定的,但是由于政界的党派比较多,尤其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相互的斗争不断。面对驻华大使这样一个重要的职务,各个党派都会想要推荐自己党内的候选人。因此,在国会投票的时候很可能会对其他的党派候选人投反对票。如此一来,驻华大使的最终人选就迟迟不能确定了。要知道,此前拜登政府在任命许多重要职位的时候都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不仅如此,有分析认为,由于国务院的安全部门人手不够,对相关参选人员的背景调查以及道德审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以至于候选人的提名无法决定。
截至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有许多国家的大使都没有任命,比如日本。自从美国前任驻日大使哈格蒂在2019年7月卸任以后,新任的驻日大使至今还没有到任,这已经打破了二战之后,美国驻日大使空缺时间的最长纪录了。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来看,随着美国国会的持续休会,相关的大使人选很可能到2022年才能得到国会的确认。
不过,美国也并不是所有的职位任命都比较缓慢。据了解,上月6日,“美国在台协会”对外宣布,让孙晓雅接替郦英杰出任台北办事处的处长,整个任命过程十分迅速。对此,《环球时报》分析表示,这和台北办事处的任命方式有关。 “台北办事处处长”一职并不需要经过国会的听证,可以直接对其进行行政任命,所以审批速度会相对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