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标志着新莽赖以维持统治的军事力量消耗殆尽。同年绿林军攻破长安,王莽死于义军之手,新朝灭亡。东汉建立。
东汉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仍沿用汉的国号,并息兵养民开创“光武中兴”。 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东汉时,三公权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在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后扫灭外戚,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到了东汉的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而豪强势力已成,造成地主庄园势力的土地兼并。桓灵在位时期,荒淫无道、横征暴敛、买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于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