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新京报称耿彦波留下百亿债务

新京报称耿彦波留下百亿债务

2024-03-22 04:50:17 来源:金风故事网

2月7日,大同市市长耿彦波调任太原代市长。大同市民多次在耿彦波主持修复的东城墙下举行联合签名,以表达对耿市长的感激之情。这些市民打出的标语包括 要让大同变香港,只要留住耿市长 、 翻身不忘共产党,巨变离不了耿市长 等等。

大同市民走上街头支持耿彦波

不过,在中国的媒体上,耿彦波的功过却饱受争议。多家主流媒体对耿彦波主持的 城建风暴 耿耿于怀,指其带来政府债务风险。《新京报》今日援引 大同市政府某知情人士 的话称, 至耿离任时,大同市政府至少还有百亿以上的债务 。

百亿债务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据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煤炭资源丰富的大同市GDP达到810亿,财政收入超过190亿。而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政府负债率(即债务占GDP比例)只要控制在20%以下,属于安全范围。

相比之下,2012年,美国联邦政府总负债达到16.1万亿美元,其GDP则为15.6亿美元,负债率高达103%。

前大同市长耿彦波

有媒体这样表达了对耿彦波的否定:搞民主、法制建设是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这种传代的事,却鲜有人做 。

《新京报》则表述了一场关于耿彦波的 广场辩论 :南城墙善化寺(殇是什么意思?殇是个汉字,意思是未成年夭折或为国战死捐躯的人,这个汉字多用于悲痛的环境下。)广场上聚集着一两百名中老年人,讨论耿彦波的功过。一名市民说,耿彦波把垃圾遍地的大同治理得干干净净,修了古城,建了公园,是英雄。而一名拆迁户说耿花了大钱造城,是巨大浪费, 那叫权力腐败 。

《新京报》称,这里是关于耿彦波的辩论场,也是各种消息的集散地。耿来大同5年, 挺耿派 和 反耿派 的辩论就持续了5年。

《新京报》还暗示,大同市宣传部门在有意引导舆情:大同市宣传部2月13日起,9天开了6次会,研究如何引导舆情。6天内,120名网评员围绕 市长离任是正常调动 , 调到省会任市长是重用 等发表评论。在、腾讯发表博文1800条次;在百度贴吧发表主题85个,跟帖8000余条。

23日,耿彦波离开大同后,大同市古城西城墙正在建设

不过,这并不影响太原人对耿彦波的期待。

《新京报》文章的最后提到:19日,太原市民孟庆宏拿着牌子站在太原市政府前,牌子上写着 欢迎耿彦波回到太原 。

当年耿彦波在太原期间,曾主导孟庆宏所在居民区拆迁,以修建一条市内道路。孟庆宏说,耿彦波2008年调任大同,他的房子7年未得安置,道路至今也没修通, 人走政息 。现在,耿重回太原,他的评价是 人走茶凉,(又)热了 。

耿彦波离任,受到大同市民以横幅和签名方式挽留

《新京报》原文见下页:

2月7日,大同市市长耿彦波调任太原代市长。这次调任引发大同市民春节期间上街下跪挽留。市民为何不舍耿彦波?他究竟是什么样的官员?耿在大同主政5年,人们对他的评价截然不同。

在耿力主下,大同市投资数百亿,大力推动古城保护恢复和诸多城建工程。耿也因此被市民称为 大同历史上最干事的市长 。

与此同时,他也被质疑毁坏文物;并因频繁强拆,被称 耿拆拆 、 造城市长 。

一说起耿彦波,70岁的大同市民姜建国(化名)开始掩面抽泣。

除夕那天,他和老伴 昏头打脑 ,要不是饺子馅早和好了,连饺子都不想包。他们没心思过年,因为父母官 市长耿彦波调走了。

腊月二十七下午,姜建国听见人们议论,才知道耿彦波要调走。姜氏夫妇是耿的铁杆支持者。他们认为耿是大同 历史上最好的市长 ,并希望他能在大同待久一些。

把耿市长要回来

许多市民连续5天走上街头,呼喊 好市长

2月10日,大年初一。这天下午6点多,姜建国和妻子田立荣(化名)赶到新建古城 和阳门 外的广场。

市政府要在这宣布启动大同灯会,这也是耿彦波在任时定下的项目。虽然耿已于2月7日赴任太原代市长,但田立荣盼着耿彦波回来主持开幕式,她能再看他一眼。

广场上聚了三五十人,大都五六十岁。晚上7点多,还没等来耿彦波。

咱们给耿市长拜个年吧。 人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句。那天下了雪,地上全是泥水,田立荣和丈夫跪倒在地。一起下跪的约有七八个人,更多的人只看了看地上,嫌脏没跪。

2月12日,广场上有人组织签名请愿,田立荣和丈夫也在红布上签了名。田听见有人喊, 要不咱们呐喊呐喊,把耿市长要回来 。

很快,人群喊着 耿彦波,回大同 、 耿彦波,好市长 ,从广场走向大街,先到市委、再到市政府,一共走了几公里。

不止这一天。从初三到初八,田立荣跟着人群走了5天,姜氏夫妇随着人群先后跪了3次。姜建国写了标语,其中一句,称耿为 大同市的救星 。

9天6次会

政府保证耿彦波留下的工程继续建设和履约

就在田立荣们希望 要回耿彦波 时,大同市宣传部2月13日起,9天开了6次会,研究如何引导舆情。

2月17日,包括《大同日报》在内的媒体,报道了 五个继续 、 五个保障 、 五个凡是 。大同市政府对已开工的政府工程、拆迁及安置、拨付工程款等做出承诺:耿彦波留下的工程继续建设和履约。

大同官方舆情材料显示,6天内,120名网评员围绕 市长离任是正常调动 , 调到省会任市长是重用 等发表评论。在、腾讯发表博文1800条次;在百度贴吧发表主题85个,跟帖8000余条。

大同吧置顶帖,标题为 旧泪和新伤 冲动的后果 。这篇网文被大同官方重点提及。帖中对耿彦波的调离评论称: 不要让老耿流了眼泪还要添新的伤害,女儿嫁出去了还是你的女儿,父亲高升了还是你的父亲,老耿永远是大同的那个老耿!

大同市委宣传部在18日的总结中称,市民情绪已经有效稳定,绝大多数已经能够理性对待(耿彦波离任)。截至16日,正面言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宣传产生了效果。20日,几名出租车司机都告诉新京报记者,政府的许诺他们都能随口说出几条。之前他们都有担心,一旦工程撂荒, 钱就白花了 。政府许诺后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想给市长鞠个躬

市长能 干事 ,大同换新颜

2009年9月,大同市民曾为支持耿彦波集体签名。当时云冈石窟建设工程因违反审批程序被国家文物局叫停。耿彦波随后赴京沟通。在其支持者看来,耿 为大同做了实事,要挺他 。

在善化寺广场上,一位市民称,大拆大建令污水横流、道路破烂的大同市容变得整洁、干净;新建了多个大公园、绿地项目,修复十几个古建景点和三面古城墙;无数拆迁户的 烂房子 变成了楼房。大同住建局工作人员称,耿彦波主政5年间,据不完全统计,修建公路200多条,共400多公里。

姜建国祖上14代都是大同人,他对大同很有感情。 大同几十年没变化 ,但耿彦波来的5年,修路、绿化、搞工程,大同每天都在变。耿还给一些老工人要回拖欠多年的工资,令他倍感温暖。

田立荣见过耿彦波三四次,但没说过话。她家离南城墙不远,有次透过窗户看到耿彦波站在城墙下。她急忙跑下5楼,凑到跟前看耿市长: 个子挺高、腿很长,人也很标致。

耿彦波常出现在工地和拆迁现场。田立荣记得,面对一个拆迁户,耿说: 你有啥事,说。 听完对方投诉,耿回复: 找某部门某某解决。 田立荣觉得耿彦波说话干脆, 很正 。

姜建国曾在一个三伏天碰到耿彦波,耿无人跟随独自走在街上。姜建国说,他想给耿鞠个躬,冲动了好几次,没敢上前。

姜建国的几位朋友在网上看到过学者余秋雨赞扬耿彦波说,耿8次累倒在工地上,两次有生命危险。他们深受感动,评价耿彦波就两个字 干事 。

多名大同官员在接受采访时称,耿彦波是干实事的人,城建项目多亲力亲为。但也因为工程进度大,而遭到一些抨击。

对此,耿彦波此前接受采访时说,他不在乎一时的得失和骂声,作为一个官员,如果不干事,走了以后,老百姓骂他懒官、庸官,甚至贪官,那就得挨千秋骂。逃得了一时骂,逃不了千秋骂。

辩论场

市民走上广场争论耿彦波的政绩

2月23日,耿彦波赴任太原半月后,市民对他的讨论仍在继续。

南城墙善化寺广场上聚集着一两百名中老年人,十几人一群,中间站一名演讲者。除了钓鱼岛、奥巴马等话题,谈论最多的,还是耿彦波。一个人讲完,或是辩论或是不欢而散。

一名市民说,耿彦波把垃圾遍地的大同治理得干干净净,修了古城,建了公园,是英雄。而一名拆迁户说耿花了大钱造城,是巨大浪费, 那叫权力腐败 。演讲完毕,人群分别向他俩聚集。

一名参讲市民称,这里是关于耿彦波的辩论场,也是各种消息的集散地。耿来大同5年, 挺耿派 和 反耿派 的辩论就持续了5年。

这位市民称,反对耿的人,多是因拆迁补偿不合理而不满的拆迁户。

但姜建国认为,关于拆迁,耿的做法是为了国家和大同利益,是为公。反对耿的人, 只想着个人利益,是自私的行为 。

城市是个产业

投巨资发展城建,大同古城修复完工过半

2008年6月,大同市人大通过该市《关于古城保护和修复的决定》,计划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分为三个阶段实施修复工作。耿彦波离任后,大同市古城区尚有接近半数 与古城风貌不协调的建筑 ,古城西侧城墙也未修缮完毕。

建于1969年的大同展览馆的位置影响了西城墙修复。一家工程公司,正在将这座建筑缓缓平移,迁移总重量58000吨,将平移206米。

此外,占地数百亩的代王府、环城护城河、绿化带和大同古城墙内外,尚有连片已经腾清的待拆建筑。大同御东新区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体育中心、美术馆、会展中心尚未完工。

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会长安大钧介绍,到目前,整个古城恢复工程估计刚完成一半多一点。但在建工程预计年内可以完工。

这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耿彦波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大同城建预计耗资500亿元。其中贷款100亿元,政府自筹100亿元,争取中央和省里的支持资金50亿元,另外250亿元则来源于 经营城市 。

钱从哪里来?我的观点是,按计划经济眼光看,城建是个无底洞。按市场经济眼光看,城市是个产业。 耿如此论述他的 城建观 。

据大同市政府某知情人士称,耿彦波原打算开发御东新区,以升值后的土地出让金维持城建费用。2009年至2011年,大同仅土地交易政府即入账130余亿元。

上述人士称,2009年度的卫星执法检测中大同被发现多宗土地涉嫌违法违规,2011年1月耿彦波被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约谈。大同的用地指标也因此被收紧。土地经营遇到难题,至耿离任时,大同市政府至少还有百亿以上的债务。

耿彦波走后,大同还有多少家底,究竟欠了多少债?对于上述说法,大同市相关部门均未予答复。

古城修复设计本身也可能存在缺陷。上述人士认为大同古城环城的护城河和绿化存在一定难度。古城东西两端落差达15米,保持河里的水面平稳就是个问题。此外,大同是个缺水城市,护城河和绿化的水从何来,也将是个难题。

多名大同市民受访时称,市民之所以签名请愿,有很多人真心挽留耿彦波。也有部分人担心耿走后剩下的项目是否会因资金短缺撂荒或缓建,拆迁户的安置房政府是否履约。希望耿留下的人中,也包括担心拿不到工钱的工程建筑商。

大同市政府某官员称,新市长到任后已连续多日统计工程情况, 实际上也在了解大同有多少家底 。

欢迎回到太原

耿彦波自勉要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2月8日上午,山西省太原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决定任命耿彦波为太原市代理市长。

前述人士称,山西省组织部对耿的评价是: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标准高,推进力度大,务实肯干、能吃苦,坚持一线工作法。

该人士称,这是对耿在大同工作的认可,希望耿把省会的城建工作搞上去。

对于耿彦波离任,大同多个部门均婉拒记者采访。新京报记者拨打耿彦波的手机,始终无人接听。

大同市发改委主任马安全说,他23日加班到凌晨4点多,加班准备包括在建项目在内的汇报材料,这是新任市长安排的工作。

在大同住建委,工作人员统计历年来修建公路数字。由于之前统计数字有重合,新市长看出了问题,要求重新统计。

2月7日,耿彦波赴太原任职。当日,耿表示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工作,自勉落实工作要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2006年,他曾在太原担任负责城建的副市长。

今年2月18日,耿彦波到任太原,太原市政府下发《严厉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紧急通告》。

19日,太原市民孟庆宏拿着牌子站在太原市政府前,牌子上写着 欢迎耿彦波回到太原 。当年耿彦波在太原期间,曾主导孟庆宏所在居民区拆迁,以修建一条市内道路。

孟庆宏说,耿彦波2008年调任大同,他的房子7年未得安置,道路至今也没修通, 人走政息 。现在,耿重回太原,他的评价是 人走茶凉,(又)热了 。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