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

2024-03-26 21:10:47 来源:金风故事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在硬件平台升级的周期不断缩短的前提下,软件技术如虎添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欢迎阅读!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1

面”视图下才可见垂直标尺。

3. 保存:面视图、大纲视图和阅读版式。

8. 在页面版式中,屏幕看到的页面内容实际打印的真是效果(控制符除外)

9. 段落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左对齐、右对齐和分散对齐。

10. 格式刷用来将某种选定对象或文本的字符及段落格式的复制(不复制内容)到另外的对象或文本中。

11. 页眉页脚的设置:单击“视图菜单”下拉菜单中的“页眉和页脚”命令进行设置。

12. Del键仅能删除其内容,不能删除无安定的表格部分。

放映);按F5键。

5. 超链接,建立后其文本下面加上了下划线成为超链接符号。

是一种结构化文档,它采用超文本描述语言(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可以是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

19. 电子邮件的基本格式:用户名@主机名

地址的文件夹是( 收藏夹 )

39、按电子计算机传统的分代方法,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依次是(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小、中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40、假设某台式计算机的内存储器容量为256MB,硬盘容量为40GB,硬盘的容量是内在容量的(160倍)

41、在ASCII码表中,根据码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空格字符、数字符、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

42、一般而言,Internet环境中的防火墙建立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交叉点)

43、字长是CPU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CPU一次能处理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44、在微机的硬件设备中,有一种设备在程序设计中既可以当作输出设备,又可以当作输入设备,这种设备是(硬盘驱动器 )

45、计算机操作系统通常具有的五大功能是(处理器(CPU)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46、在所列出的:1.字处理软件 2.Linux 3.Unix 4.学籍管理系统 5.Windows XP 和6.Office 2003六个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有( 2,3,5 )

4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读/写移动存储器或Internet网络进行传播)

48、十进制数18转换成二进制数是(010010)

49、下列各类计算机程序语言中,不属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是(汇编语言 )

5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PU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上的数据 )

51、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介质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其含义是(二进制位/秒 )

52、若网络的各个节点通过中继器连接成一个闭合环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称为(环型拓扑)

53、在计算机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连续的编号,此编号称为(地址)

54、下列关于指令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指令的地址码部分可能是操作数,也可能是操作数的内存单元地址 )

55、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Internet应用的是(新闻组)

56、若要将计算机与局域网连接,至少需要具有的硬件是(网卡)

57、下列的英文和中文名字的对照中,正确的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58、下列不能用作存储容量单位的是(KB)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4

计算机的应用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

2、计算机发展史:;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为基本元件,设计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采用晶体管为基本元件,程序设计采用高级语言,出现;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应用到文字处理、企业管理;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功能元件,在办公自动化、;

3、计算机的特点

1、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州大学研制成功。

2、计算机发展史: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采用电子管为基本元件,设计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要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采用晶体管为基本元件,程序设计采用高级语言,出现了操作系统,应用到数据和事物处理及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应用到文字处理、企业管理和自动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功能元件,在办公自动化、电子编辑排版等领域大显身手。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运算精度高

(3)存储能力强

(4)逻辑判断能力强

(5)可靠性高

4、计算机的分类

按性能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数字式电子计算机 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 巨型计算机又称超级计算机、超级电脑。 大中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 工作站 台式机 微型计算机 便携机或称笔记本

手持机或称掌上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信息处理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

(4)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管理教学(CAI/CMI)

(5)自动控制

(6)多媒体应用

(7)电子商务

6、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巨型化

微型化

网络化

多媒体化

7、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控制器

运算器 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存储器 存放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通常把控制器、运算器和内存储器称为主机。

8、计算机指令定义

指令是对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最小单元,是一种采用二进制表示的命令语言。一条指令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操作码和操作数。

9、指令的执行过程。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5

一、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个完成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二、冯 · 诺依曼结构(硬件系统)

1946年,冯 · 诺依曼提出存储程序的原理,奠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技术基础。

主要思想:

将程序和数据存放到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中,计算机在程序的控制下一步一步处理,直到得到处理结果。

现在所有的计算机都遵循了冯 · 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运算器: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控制中心,根据指令要求完成相应操作,产生一系列控制命令,使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协调工作。

存储器:保存程序、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的记忆装置。

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CPU(中央处理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统称为I/O设备 。

三 、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概念

计算机中所有数据都使用二进制进行表示,即0和1进行表示,使用二进制的优点:物理元器件设计简单、易于实现。

数据存储单位的术语:

位(bit):二进制的最小单位,用小写字母b表示

字节(byte):1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组成,用大写字母B表示。即1B=8b

字(word):字长越长精度越高,是计算机的重要的性能指标。

存储容量

B(字节) KB(千字节) MB(兆字节) GB(吉字节)

1B = 8b 1KB = 1024B

1MB = 1024KB 1GB = 1024MB

四、 软件系统

不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只有硬件系统。

指令

由操作码(做什么操作,如+、-)和地址码(操作数或操作结果的存放位置)组成。

程序

一系列有序指令或语句的集合。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机器语言:计算机能识别并直接执行的计算机语言

汇编语言:需要编译成机器语言。(使用“汇编程序”汇编为机器语言程序)

高级语言:如我们常听说的CVBJava等。 (使用“编译程序”编译,并连接为机器语言程序)

软件分类

系统软件:用于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以及开发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解决各类实际应用问题而编制的软件

1.3 信息编码

一、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

十进制数

有10个数码:0,1,2,3,4,5,6,7,8,9

逢10进1

二进制数

有两个数码:0,1

逢2进1

八进制数

有8个数码:0,1,2,3,4,5,6,7

逢8进1

十六进制数

有16个数码:0,1,2,3,4,5,6,7,8,9,A,B,C,D,E,F

逢16进1

二、字符编码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采用“ASCII”码作为字符编码。ASCII码即“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ASCII码采用7位二进制编码,可以表示128个字符:10个阿拉伯数字0~9、26个大写英文字母、26个小写英文字母、32个标点符号和运算符以及34个控制符。

计算机应用实训心得体会推荐度:
相关内容推荐
与文章关键字相关的新闻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