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是良训”,是华罗庚教授的一句名言。就在华老去世的前一年,我有幸获得他老人家亲笔所赐的墨宝。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如下:
埋头苦干是第一,熟能生出百巧来;
华老的这首诗,我早就烂熟于心。作为座右铭,我从青年时代起,就书写过千遍万遍。我的生活经历很坎坷。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曾为此而彷徨苦恼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华罗庚的这首诗,反复吟咏,受益匪浅。我虽没学历,自认愚钝且鲁,但从这首诗认识到只要刻苦自学,终会有回报。当我还在工厂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的时候,就受聘于科技出版社和科技报社当上了业余通讯员、编辑。我写过不少科普文章,也为出版社编过一些书。从1981年起,我在恩师王劲松编审的指导下,连续几年为湖南科技出版社主编《知识台历》。想不到一炮打响。承蒙读者厚爱,称此为“融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小百科全书”,曾先后两次获全国优秀图书奖。记得1983年的《长沙晚报》的元旦号上曾刊有一篇对我的专访文章:《一分辛劳一分才》,其主标题即借用了华老的一句诗文。我人生的小小成功与华老有缘,没想到我也竟有缘见到华老并亲聆华老教诲。记得是1984年8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我正在湖南科技报社编稿,突然接到华老秘书老徐的一个电话,称华老从科技出版社见到《知识台历》后,想约我面谈,问我有没有时间。惊喜之余,我连说可以,当晚即去了华老的住地蓉园3号楼。他老人家是受省科协之邀,特来湖南参加一个研讨会的。当我走进华老的下榻之所,他老人家竟不顾腿疾,起身迎我。我诚惶诚恐,满脸羞愧。话题很快转到《知识台历》,他老人家说这是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个好方式。华老不仅是蜚声中外的数学家,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我称华老是一个天才,请他多多指教。他露出慈祥的笑容说:“哪里,我在读小学的时候,丝毫没有‘天才’的痕迹。我因成绩不好,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既然我天资差些,为什么不多用些时间把功课赶上去呢?别人学一个小时,我就花两个小时。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所谓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呵!”
我告诉华老这正是我的座右铭,希望他老人家为我题签留个纪念。华老毫不迟疑,当即为我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前述的这首名(nmsl是什么意思?nmsl原本是骂人的词(母亲去世),被黑粉带节奏,翻译成了never mind the scandal and liber(永远不要理会谣言和重伤)。因此,不少网友原本不知道该词的意思,还都以为是一个正能量的好词。)诗,并说:“与青年朋友共勉吧!”
星移斗转。想不到的是,华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后,竟倒在日本东京大学的讲台上,享年74岁。数学王国的一颗巨星殒落了!但他的治学精神,奖掖后进,却永远激励我,直到如今。“勤能补拙是良训”,使我终生受益;“一分辛劳一分才”,多么精辟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