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3
2024-03-29 23:30:20 来源:
金风故事网
苏-33 战斗机 苏-33 战斗机 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 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1975 开始研制,原型机编号 T-10K。1987 年 8 月首飞,当时称苏-27K,1989 年 11 月首次在 第比利斯 号(即后来的 库兹涅佐夫 号)航母上进行着舰试验,不久改名为苏-33,北约起绰号为 海侧卫 。1993 年 4 月装备俄罗斯海军,1998 年 8 月正式列入作战编制,现有 24 架装备于俄唯一的 库兹涅佐夫 号航母。相对于苏-27,该机机翼前增加了一对全动式前置鸭翼和缩短了尾锥,主翼和平尾为可折叠式,机头装有空中受油装置,机尾加装了着舰钩。这些改装使其性能较苏-27 有所降低,最大速度只有 1.97 马赫,最大航程 3000 公里。机上保留了 1 门 30 毫米机炮,有 12 个外部挂架,可携带 R-73 近距格斗空空导弹、KH-31 反舰导弹,以及各种空地导弹、炸弹和火箭弹,最大载弹量 6500 公斤。 该机的由来 在上世纪 70 年代,面对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苏联海军在国家与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的需求下,开始装备 基辅 级中型航空母舰和 雅克 -38 垂直起降战斗机,同时又提出了研制大型多用途航空母舰的计划。新发展的航空母舰计划装备采用弹射起飞和拦阻着陆的舰载作战飞机,并为此对 米格 -23 战斗机进行了舰载化的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海军舰载作战飞机的技术和战术性能,苏霍伊设计局在1973 年提出了在研制中的 T-10(苏-27)的基础上设计更为先进的舰载作战飞机的计划。 由于后来苏联在发展航空母舰弹射器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技术困难,短期内无法制造出可以实际应用的弹射器。在弹射器的研制进度严重落后于航空母舰舰体的建造进度的情况下,苏联海军被迫在第 1 批生产的使用常规舰载机的航空母舰上取消了弹射器设计。苏霍伊设计局根据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开始研究苏-27 采用滑跃甲板起飞的可行性。在苏-27 生产型 1981 年 4 月首飞 1 年后的 1982 年,随即开始用 T-10-3 原型机进行地面滑跃甲板起飞和拦阻着陆的试验。 为了进行舰载机从滑跃甲板起飞的试验,(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苏联在黑海克里木半岛的新费得罗夫卡机场建设了被称为 银针 的地面模拟甲板试验系统。 银针 系统完全模拟航空母舰的甲板制造,由起飞滑跃甲板、 斯维特兰娜 2 拦阻系统和 电阻 无线电着舰引导系统组成。苏-27 上舰前的地面试验工作都是通过 银针 的地面模拟甲板试验系统来完成。 1982 年 8 月 21 日,米高扬设计局的 米格 -29K 首飞成功,T-10-3 在 8 月 27 号也从牵引系统上起飞成功,并于 8 月 28 号完成从滑跃甲板起飞的试验。首飞的滑跑距离不超过 230 米,起飞时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