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全诗赏析_飞外网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全诗赏析_飞外网

2024-04-04 23:30:51 来源:金风故事网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绝不回来。
死后何必将尸骨埋葬在故乡的土地,祖国到处都是秀丽的山河,可以作为安息的地方。

注释
乡关:家乡,故乡
桑梓:家乡,故乡。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用 展开 ∨

日本明治维新前夕,诗僧月性在离乡东游前写了两首自述其志向的题壁诗《锵东游题壁二首》。后来被西乡隆盛读到了,他认为其中第二首诗的内容符合自己的抱负,便稍作修改后存留着自勉。清朝末年,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国将不国、 民不聊生。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成功成为中国有志青年效法的榜样,西乡隆盛的著名 展开 ∨
创作背景 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
毛泽东? 西乡隆盛? 月性和尚?——“孩儿立志出乡关”一诗作者考[J]. 金文明. 咬文嚼字. 2009(01)

相关内容推荐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