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窃读记的主要内容

窃读记的主要内容

2024-05-22 09:30:29 来源:金风故事网
《窃读记》入选2001年版《中国当代散文名家名篇赏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窃读记的主要内容,供大家阅读!

窃读记的主要内容 本文写了我两次窃读的经历。窃读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钟爱之情以及想读书却没钱买书只能去书店偷偷看书的痛苦和无奈。

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黑色多皱的布裙 比作 支不开的破伞 ,形象地表现了 我 无钱买书的窘迫处境,衬托了 我 受到店员 礼遇 后愉悦松快的心情。

窃读记作品鉴赏 以 窃读 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 窃读 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 我 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如,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来表达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的惊喜; 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利用 下雨天,留客天 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异。在 窃读 这种氛围中,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 我 的心情变化,使人如历其境。

此外,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 我 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窃读记作者简介 林海音,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苗栗县。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出生后不久即返回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1921年随着父母迁居北京,林海音的童年在古城北京度过,这里的一物一景深深的络印在她的心上,成为她台湾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上的故乡。著名代表作《城南旧事》正是林海音以其温婉的文笔所书写出属于她北京童年的似水年华。

林海音于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于是开始文艺创作,并开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512是什么意思?512是国际护士节,定在每年的5月12日,是为纪念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节日。)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藻与咸绿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文见于台湾报刊。代表作:《城南旧事》

林海音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城南旧事》包括五个短篇小说,即《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林海音在《城南旧事》 后记 里说: 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秀贞,井边的好朋友妞儿,藏在草堆里的小偷叔叔。 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

有人对此评价说: 她的写作大都是针对妇女问题。但她往往能从世界性妇女问题的症结,来思考今日台湾妇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达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辈女作家的灵魂性人物,那么可以说,由于时代潮流的限制,她们较少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 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 城南旧事 ,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全书在淡淡的忧伤中弥漫着浓浓的诗意。林海音一身为台湾文坛牺牲奉献,1994年荣获 世界华文作家协会 及 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 颁赠 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 1998年获 世界华文作家大会 颁 终身成就奖 1999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 文学贡献奖 。

这位伟大的女性在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肺炎、败血症病并发在台北振兴医院病逝,享年83岁。

窃读记的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1.窃读记主要内容

2.5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一课 窃读记

3.读窃读记有感500字作文

4.窃读记读后感450字

5.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整理

相关内容推荐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