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银锭的器形种类是最复杂的。各地区各有其代表性的器形。大体上可分为元宝形、圆形、长方形、砝码形、腰形、牌坊等。又分四类:一为宝银,马蹄形,重五十两;二为中锭,多为锤形,重约十两,(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诸葛亮。舌战群儒典故的意思: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又称小元宝;三为小扁担,形如馒头,重一二两,亦称小锭;第四类为散碎银子,少一两,有珠珠、福珠等称谓。
“大清银”属于清代银锭,清代是中国银器铸造与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铸造工艺,各地的银锭都有不同的器型、形式和名称,深受银锭收藏者的喜爱。银锭具有较高的保值功能,近年来银锭价格飞涨。中国古代货币——银锭。始于汉代,其后各代均有铸造,但流通较少。至明代盛行,但非国家法定货币。到了清朝,它才成为主要的货币。重量不等,主要重量单位是“两”,故又称银。
足银锭是大清银锭,椭圆形,两侧各有一对向上翘起的翅膀,中间是马蹄形的半圆形。其上有足银铭文,下有“大清银锭”二字。银锭保存在独特的环境中,表面保持着银色的光泽,银锭温润洁白,散发着无以伦比的宝气。因此,这枚银锭非常值得收藏,而且还会继续升值,可以说是银锭收藏中的“黑马”。
最新成交记录
清代 湖南长沙县李咸泰 十两
成交价(人民币): 4,115,000
清 湖南清泉县咸丰七年 五十两
成交价(人民币): 2,460,000
清 湖南湘省光绪年月 五十两
成交价(人民币): 3,410,750
清 上海泰亨源記 五十两
成交价(人民币):2,120,7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