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风云人物 > 布朗运动_自然百科

布朗运动_自然百科

2024-07-02 21:11:59 来源:金风故事网
布朗运动

[拼音]:Bulang yundong

[外文]:Brownian motion

又称维纳过程。1827年,英(july是几月?july代表7月份,英文缩写为jul,共有31天 ,源自于拉丁文Julius(即朱里斯)。)国植物学家R.布朗观察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子作不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的数学抽象,就叫做布朗运动(如图

)。1905年,A.爱因斯坦求出了粒子的转移密度。1923年,美国数学家N.维纳从数学上严格地定义了一个随机过程来描述布朗运动。布朗运动的起因是由于液体的所有分子都处在运动中,且相互碰撞,从而粒子周围有大量分子以微小但起伏不定的力共同作用于它,使它被迫作不规则运动。若以 (t)表示粒子在时刻t所处位置的一个坐标,如果液体是均匀的,自然设想自时间t1到t2的位移 (t2)- (t1)是许多几乎独立的小位移之和,因而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以合理地假定 (t2)- (t1)遵从正态分布,而且对任何0≤t0t1tn,增量 (t1)- (t0),…, (tn)- (tn-1),可设想为相互独立。物理上的这些考虑引导到下面的数学定义。

设 ={ (t),t∈R+}为定义在概率空间( ,F,P)(见概率)上,取值于d维实空间Rd中的随机过程,若满足① (0)=0;

(2)独立增量性:对任意的0≤t0t1tn, (t0), X(t1)- (t0),…, (tn)- (tn-1)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3)对任意s≥0, >0,增量 (s+ )- (s)服从密度为的d维正态分布,式中,表示x 到原点的距离;

(4) 的一切样本函数连续。这样的 称为(数学上的)布朗运动或维纳过程。

维纳的一个重要结果,是证明了满足①~④的过程的存在性。这样的过程 是独立增量过程,因而是马尔可夫过程,而且还是鞅和正态过程(见随机过程)。其均值函数是一个各分量恒等于零的d维向量函数:E (t)=0;其协方差阵函数(见矩)E (t) (s)┡=(s∧t)Id,其中Id是d阶单位方阵,s∧t表示s、t中小的一个, (s)┡是随机向量 (s)的转置。

一维布朗运动的性质中有特色的是其样本函数(见随机过程)的性状。虽然 的所有样本函数处处连续, 但几乎所有(即概率为1)的样本函数:

(1)处处不可微分;

(2)在任一区间中非有界变差,当然更不单调;

(3)局部极大点在R+=[0,)中形成一个可列稠集,而且每一个局部极大值都是严格极大的;

(4)二次变差-当区间[0,t]的加密分割的直径趋于0时,以概率 1收敛(见概率论中的收敛)到t;

(5)零点集S0( )={t∈R+, (t, )=0}是勒贝格测度(见测度论)为零的无界完全集。此外, 限于区间[0,1]上的轨道在C[0,1]中具有下述意义的稠密性:任给[0,1]上的一个满足 (0)=0的连续函数 和任给ε>0,总有。

不属于样本函数性状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布朗运动的级数表示:设{ξn,n≥0}为独立同分布的标准正态随机变量序列,令

则此级数在 0≤t≤ 上以概率1一致收敛,且{ (t),t∈[0, ]}是布朗运动。

多维布朗运动有一个依赖于维数的有趣性质,就是常返性。当d=1,2时,布朗运动是常返的:即从任何一点 ∈Rd出发,且任意指定一个 的邻域A,则过程或迟或早地返回A的概率等于1。当d≥3时,此性质不再保留,这时自 出发作布朗运动的粒子将以概率 1趋于无穷,即,这里 (t)= + (t)表示自 出发的布朗运动。因而自某一时刻以后,粒子不再回到 的附近,而且d(≥3)越大,粒子趋于无穷的速度也越快。设Br是以O为中心,以r为半径的球,定义粒子最后一次离开Br的时刻为 r=sup{t>0: (t)∈Br}, r称为Br的“末离时”。从O出发的布朗运动 首达Br的点与末离Br的点在球面上都有相同的均匀分布,而且 r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为

由此可知 E( r)mE( r)m=r2m/(d-4)(d-6)…(d-2m-2)。因此,当d=3、4时, r各阶矩不存在;d=5、6时,均值(见数学期望)有限,方差无穷;等等。这说明d越大,粒子越快地离开球Br。

d(≥2) 维布朗运动与拉普拉斯算子有密切联系,从而使著名的狄利克雷问题可以用概率方法求解。例如设D为平面上的有界区域,其边界嬠D充分光滑。在嬠D上给定连续函数g(x),考虑下列狄利克雷问题:求给定边界条件h(x)=g(x),x∈嬠D下,拉普拉斯方程Δh=0在区域内的(惟一)解。对任何x∈D,令 x=inf{t>0:x+ (t)∈Dc}(Dc=Rd\D,即D的补集),它是从x出发作布朗运动的粒子首达Dc的时刻,x+ ( x)是该粒子首达Dc的点,而h(x)=Eg[x+ ( x)],x∈D就是上述狄利克雷问题的惟一解。这一例子所反映的布朗运动与古典位势之间的关系是普遍的,近来又发展成为一般马尔可夫过程与现代位势论之间的深刻联系(见马尔可夫过程)。

K.It圠 and H.P.McKean Jr.,Diffusion Processes and Their Sample Paths, Springer-Verlag, Berlin,1965.D. Freedman,Brownian Motion and Diffusion,SpringerVerlag, Berlin, 1983.
上一篇:洛伦兹力_自然百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推荐
与文章关键字相关的新闻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