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生寺,因寺内存放永乐大钟,故又俗称大钟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31号,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本为皇家汉传佛教寺庙,1985年辟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为北京市文物局直属单位,展示中、外古代钟铃共400多件。1996年,觉生寺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雍正帝下旨敕建,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冬天正式获赐名觉生寺,现时觉生寺山门的“敕建觉生寺”匾额乃由雍正帝御笔手书。觉生寺最初为皇家佛教寺庙,到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帝将位于万寿寺的永乐大钟移到觉生寺,故觉生寺又被俗称为“大钟寺”。乾隆帝在位期间,曾多次亲赴觉生寺祈雨,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更下令辟觉生寺为祈雨场所之一。
大钟寺在清末渐渐从皇家寺庙过渡成为平民化的寺庙,除了成为修道场所外,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更会举行盛大庙会,并且是北京“八大传统庙会”之一。大钟寺曾在1957年10月28日被北京市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惟寺庙长年无人打理,日久失修,而且还被工厂占用,寺内除了永乐大钟尚仍留存外,其他文物一概尽失。
大钟寺寺内建筑凄凉破败,极需维护,北京市政府遂于1980年2月批准成立大钟寺文物保管所,后又于1984年11月批准成立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开始对全寺展开修缮工程,终于在1985年10(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的密码是什么?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的密码是核心密码和普通密码。《密码法》第七条规定,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用于保护国家秘密信息,核心密码保护信息的最高密级为绝密级,普通密码保护信息的最高密级为机密级。)月正式开放,并举行了建馆典礼。图为安放大钟的大钟楼,门前挂有“华严觉海”匾额。
永乐大钟是大钟寺内最重要的藏品,它于明朝永乐年间(约1420年-1424年)铸造,钟面及钟内壁刻满佛教经文23万多字,重46.5吨,高6.75米,钟肩外径2.4米,口沿外径3.3米,是世界最大的佛钟。永乐大钟在北京钟鼓楼以西铸锺胡同内的铸钟厂铸成后,被移送到景山以东的汉经厂安放,至万历五年(1577年)移到西直门外万寿寺,到乾隆八年(1743年)才移到大钟寺,存放至今。
大钟寺内的藏品以明、清两代为主,亦有部分属唐、宋、元代及民国。馆内亦有少量古代陶钟,以及外国的古钟。大钟寺内的展品多为真品,但也有少量属复制品。除了古钟以外,寺内亦摆放了一些钟板、水钵、香炉及铜像等的展品。在1992年,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成立了北京钟博智能研究所及北京钟王技术开发公司,开始自行铸造青铜仿古钟。图为寺内收藏的明代弘治铜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