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清明时节插柳种树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路边植树是1400多年前一个叫魏小宽的陕西人发起的。
中国的植树节是由凌道阳、韩安、裴义理等林人于1915年发起的,时间最初定在每年的清明节。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84年9月,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的义务”,从而将植树造林纳入法律范畴。
2020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每年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植树节是依法宣传保护树木,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的节日。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统称为国际植树日。倡导这种活动可以激发人们植树造林的热情,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邢台五年(十三五)累计植树175万亩,森林覆盖率34.1%。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