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曹(曹治公司之道)简介
很多人认为,发财的唯一途径就是成为“眼里只有利益的巴依大师”。
但是有这么一个大老板,创业30年赚了几千亿,却很少出现在富豪榜上。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他把赚的钱都以个人名义捐了。
他就是玻璃大王,被誉为“中国第一好”的曹。
今年75岁的曹总,其实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人。
一方面,他擅长做生意:做什么赚钱,怎么做才能赚更多的钱...小算盘噼啪作响;
另一方面,他有一颗菩萨心。
从捐赠100亿元建立一所公立大学,到拿出一天的口粮救济陌生人,曹王德似乎从来没有吝啬过他的财富,无论是在致富之前还是之后。
所以,是因为有钱所以变好,还是因为好所以变有钱?
在曹的自传《心若菩提》中,曹总明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只有善良才能让你变得富有,只要你能养成三个习惯,你就能像他一样变得富有!
如果你徘徊在“善良与致富”之间,不知道如何选择,不妨从今天开始培养这三个习惯,积累足够的福报和财富,自然会向你靠近!
弟子小张告诉我,自从去年部门的新领导带了一批「自己人」,这些老员工就一直坐冷板凳。
“整整一年,我每天都在打零工,业绩低得看不下去。你在的时候,我每年都很优秀!”
“那么,你想做什么?”
“我想辞职,但我不想去裸辞。我每天都过得很悲惨。”
如果你是小张,你会怎么解决?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曹身上。他是怎么做到的?
1976年,曹想做点什么。他和两个朋友一起,觉得开个玻璃厂卖水表玻璃是个好主意。
有了产品,有了技术,有了市场,甚至有了利润,他们就接近了。
但因为不允许个人开办公司,只好找到曹这个公社领导,说服他以公社的名义开办工厂。
后来,工厂建成了,但曹只是一个临时买主。
这件事搁给别人,肯定不干了!
但是曹没有抱怨,而是安慰着自己:
“每顿饭都要吃,经营企业也要积累经验。只要我能留在产业平台上,总有一天我会做出最好的企业!”
就这样,逢年过节,厂里的干部送鱼送肉,曹和躲起来了。
眼不见心不烦,踏踏实实学玻璃才是正道!
但是发生了什么?因为厂领导安排了很多“关系户”,玻璃厂三年都没能生产出一块合格的玻璃。
曹心里焦急,但还是没有爆发出来。他反而将愤怒转化为更加努力研发玻璃的动力。
又过了三年,公社没钱继续亏损了。此外,在提倡个人承包时,公社找到曹,希望他能出面承包。
这就是福耀玻璃的由来。
六年了!
曹王德忍了六年,眼看着别人糟蹋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
然而,正是因为曹王德忍受了它,并“留在了工业平台上”,才有了今天的玻璃大王。
说到这里,我问徒弟小张:你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去想怎么和新领导打交道,而是想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曹的目标是“永无止境”,不断积累“经营企业”的经验。所以,他忍受了光。
你呢?
互相较劲绝对不是你的目的。
每个人都想要美好的生活,而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有很多。
你可以在这里继续忍耐,积蓄能量,等待爆发。
或者,主动走出去,寻找机会给自己更大的发展空间空。
但无论你选择什么,都不要因为一个不靠谱的领导而辞职。
“不能忍,就不能忍。”当你遇到困难,觉得自己承受不了的时候,不妨仔细梳理一下:自己做事的目的。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隐忍并没有那么难,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放弃吧,放弃吧,你得到了。
如果你想把什么都握在手里,往往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这就像曹王德搞玻璃厂一样。
90年代,当时的福耀除了做汽车玻璃,还涉足房地产、装修工程、证券等诸多领域。
从曹到员工,我们都认为福耀应该踏上新的征程,向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迈进。
但是很快,公司遇到了一个难题。
1993年国家第一次宏观调控,银行回笼资金,市场需求也降温。
“工厂赚的钱不够付利息”,布局力不从心,让福耀一度陷入危机。
曹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根一根点燃香烟,心里想着:
我到底该不该专心办玻璃厂?如果专门做玻璃,怎么突破上千家玻璃厂?
直到有一天,他在美国福特汽车博物馆,看到100年前美国有5万家汽车工厂,竞争过后只剩下3家。
这些胜利者,无一例外,都是因为专注于一件事而成为最后的霸主。
于是,1994年福耀转让了对房地产公司和装修公司的投资,1995年退出了对南方证券的投资,将全部资金投入到福建万达汽车玻璃有限公司的建设中。
与此同时,曹也完成了一次自我进化,从多元回归专业,致力于做“天下第一玻璃”!
俗话说,一招可以吃遍天下。
不仅仅是创业者,普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这一点也很重要。
尤其是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中年人。我们面前总会有很多选择,但是谁也说不清选择哪条路,穿越哪条路更好。
这个时候,与其在各种选项之间摇摆不定,不如问问自己:
我最擅长什么?做什么,我能做到最好?
然后勇敢的堵住其他的路,专心做自己擅长的事,做第一!
你赢了。
2014年,随着玻璃业务的日益壮大,想要成为“世界第一”的曹即将走出国门。
他想把工厂开到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
面对曾经的霸主,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甚至将他们置于自己的权威之下?
曹的方法是:刚柔并济。
参观了几个城市后,曹看中了位于代顿市莫里恩的通用汽车公司的旧厂房。
谁知道,对方的犹太老板会要价2800万美元!
提前来考察的下属建议曹“还价2500万”,谁知,曹心知肚明,最后只花了1500万美元,就成功拿下了!
他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曹心里清楚,像通用汽车这样的大公司,既然已经决定关闭工厂,就不会在工厂的价格上讨价还价。毕竟这笔钱大部分不会进公司的口袋,而是用来拆设备,清理垃圾。
想到这,他找到工厂的犹太老板,说:
“听说你是犹太人,我们中国人对犹太人非常尊敬,因为犹太人是最好的商人。”
“不过,今天坐在你对面的中国人,也是久经沙场的优秀商人。我就不介绍我代理的中国公司了。我只想坦率地告诉你,我这次来美国是买地建厂,帮你解决就业问题。”
“早上,我看到了这个一般的旧场地。质量很好,我也很满意,但是我觉得按你给我的价格买有点浪费。”
说着,曹站了起来,将挂在墙上的整个工厂的图纸,用笔一分为二。
“建新厂,要么离客户近,方便售后;要么离供应商近,方便货运。但你的位置不能同时占据两者。所以,我只能出1500万美元买下半个工厂,帮你解决垃圾问题。你可以不卖,但我绝对不会加价。”
这时,犹太老板赶紧站起来说:“请等我两分钟,我和合伙人商量一下。”
结果他不到两分钟就回来了,同意以1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亿,卖给曹的18万平方米厂房。
如果和对方打硬碰硬,可能就算价格2500万也谈不拢。
曹王德先分析了对方的问题,然后委婉地说:我可以帮你解决你的问题,但你必须答应我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柔制刚来成功地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
所以,下次无论你是想和领导谈待遇,还是想和同事争福利,不妨试试曹总的方法。
先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到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委婉的告诉他,我可以帮你解决,但是你需要什么作为交换?
就这样,很难说话,不能正常说话?
从9岁到14岁,曹没有读过多少书。
他卖过烟草,卖过水果,拉过滑板车,在大街上修过自行车……在各种歧视和白眼下艰难谋生。
即便如此,经历了世间一切磨难的曹坚持坚守善良,一步步积累起良好的口碑,迎来了辉煌的事业和人生!
另一方面,我们很多人之所以一直在努力,却一直没有成功,很可能不是不如别人,而是在迷茫中缺乏看清方向的能力。
比如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善良还是冷漠?
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的未来!
那么,你学会了今天的3个“善良致富”的习惯了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