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比特率是多少?(比特率是多少?)
我们都听说过数字音乐,对吧?这意味着你可能听说过“比特率”或者遇到过以“kbps”结尾的文件。问题是...这是什么意思?比特率到底是多少?我们是来帮你的。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比特率是一个文件每秒生成的数据量的表达式。
例如,您可能会看到类似“320kbps”的内容。这实际上意味着每秒320千比特,也就是正在生成的数据量。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为您准备了一张方便的图片:
比特率对音乐有什么影响?
事情变得有点复杂了。
您很可能会看到有损文件的比特率增加,如MP3、OGG Vorbis或AAC。我们在这里深入讨论什么是有损和无损文件,但重点是有损文件是通过丢失一些信息来压缩的。另一方面,无损文件(如FLAC或WAV)保留所有音频信息。
这也是无损文件的描述与采样率和位深共存的原因,而有损文件则不然。不过我们也不用太担心。
现在,比特率可以附加到任何音乐文件上,但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它更常用于MP3等有损文件。以这种格式为例,最高可能的比特率是每秒320千比特。
但是如果我们采用一种像粗糙的CD那样的格式呢?比特率为每秒1411千比特,实际上是最高MP3质量的4.5倍。
比特率和音乐质量之间有直接的关系——但比这要复杂一点。
我们提到MP3是有损文件,这意味着它们的压缩方式意味着一些音频位会丢失。但这是以一种明智的方式完成的,使用心理声学原理,如时间和同时掩蔽。
其实这就意味着,虽然MP3这类文件的码率比无损文件低很多,但听起来不是这样的。比如用上图,320kbps的MP3听起来并不比CD音轨差4.5倍。
这张图片很好地总结了比特率对录制音乐的影响:
在128kbps时,您会听到颤音音域(如礼帽)声音有点小。但是,丢失文件的比特率越高,您听到的未压缩文件的差异就越小。
如果你想多读书,多探索,来这里吧。
然而,让我们在出发之前总结一下一切。比特率表示音频文件每秒产生多少数据。而且,比特率越高,音乐质量越高——在某种程度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