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中医祛痘方法(中医祛痘有妙招!)
有研究人员对全国35家医院皮肤科的3012名重度痤疮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只有76.6%的患者认为痤疮是一种疾病,只有35.2%的患者早早去了医院。其他人大多通过自我挤压、外用药物或化妆品以及使用民间秘方来治疗。其中不良反应红斑512例(24.6%),脱屑683例,敏感皮肤反应281例。
事实上,深圳生活网对痤疮的不规范治疗,往往是患者留下疤痕的重要原因。
比如我们不重视,面部痘痘会持续恶化,长时间发展成皮肤色素,或者被不当对待,比如自挤、使用民间偏方或者不当的祛痘护肤品等。,甚至会导致痘痘发展成凹凸不平的面部疤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痘坑,很难愈合,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和社会困扰。
(图片来自医院)
痤疮又称“痤疮”,是一种发生于青春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累及面部毛囊和皮脂腺。这很常见。据研究,中国95%以上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痤疮,约3%-7%会留下疤痕。
在《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年修订)》中,根据痤疮病变性质分为3级和4级,即:
由于痤疮的病因复杂,不同人的情况不同,所以非常有必要规范治疗,辨证施治。
目前治疗痤疮有西医、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西医治疗痤疮的方法很多,如抗菌治疗、抗雄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其中,类视黄醇是常用药物,但这些药物对肝功能和血脂有严重影响。使用后常出现唇炎、皮肤干燥、流鼻血、继发感染、暂时性损害加重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大多可恢复。此外,还有致畸作用,在备孕和孕期不宜使用。目前,其他研究发现,这类药物可能与抑郁症等精神系统不良反应有关。
中医讲究“求病根”,是以患者辨证施治为基础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医辨证治疗痤疮疗效显著。
(图片来自医院)
痤疮难与热、痰、郁分离,多以清热化痰、解郁为主。但由于不同年龄阶段重视辨证,病程不同,真假有区别。比如久治不愈的人,往往精气不足,固若金汤,所以要注意补益与泻下并重。所以用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盲目服用。以下是临床上有效治疗痤疮的几个处方:
(1)肺经风热证:
痤疮是主要原因,或伴有少量丘疹,或痒痛。常用方为“琵琶清肺饮”,根据实际辨证加减。
处方:黄芩、桑白皮、枇杷叶、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甘草等。
有研究者选取了100名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人。观察组用加味枇杷清肺饮治疗,对照组用氧苯甲酰凝胶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有效率为80%,观察组有效率为9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2)湿热蕴结证:
这种皮疹主要是丘疹、脓疱、结节,皮疹多为红肿疼痛,或伴有口臭、便秘、小便黄。常用方剂有“茵陈蒿汤”和“泻黄散”,根据实际辨证施治。
处方:茵陈、炒栀子、黄芩、金银花、连翘、赤芍、山楂、薏苡仁深圳生命网、鸡内金、枳实等。
有研究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进行了研究。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口服茵陈蒿汤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远高于对照组(75%)。
(3)不规范解雇卡:
痤疮和丘疹是主要症状,或结节和暗红色。这些患者常伴有烦躁、胸痛、月经不调、月经前痤疮加重。常用方为丹栀逍遥散,根据实际辨证加减。
处方:炒栀子、丹皮、柴胡、当归、赤芍、黄芩、陈皮、金银花、连翘、白术、茯苓、甘草。
(4)痰瘀证:
以结节、囊肿为主,患处呈暗红色或紫色,或伴有疼痛。常用方为“仙方活命深圳生活净饮”,根据实际辨证加减。
处方:穿山甲、栝楼、乳香、没药、白芷、赤芍、浙贝母、防风、皂角刺、当归、陈皮、金银花、决明子、牛蒡子、甘草等。
以上药方不是绝对的。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实际辨证灵活运用方剂,不写剂量。
此外,最近有很多患者询问中药治疗痤疮需要多久。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痤疮的治疗是一个慢性的过程,需要耐心。《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年修订版)》也指出,“维持治疗可以减少和预防痤疮复发,是痤疮整体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治疗痤疮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半个月左右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我们一般建议维持治疗,巩固治疗一个半月左右,防止痤疮复发。具体时间要看痘痘的严重程度。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请和我交流,希望能回答你的问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